首页 》 作品欣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入卷三十六家名单及艺术成就简介             

  麒麟童:(1895——1975)著名京剧老生演员。本名周信芳。曾入喜连成科班。早年受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艺术的影响,后又吸收汪笑侬、王鸿寿、潘月樵、夏月润艺术之精华。再借鉴京剧其它行当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影响巨大的重要老生表演艺术流派“麒派”。麒派艺术是一整套完整精致、独具特色的京剧老生表演体式。麒派艺术具有“ 雄强刚健、苍劲浑朴 ”的美学特色。唱腔字重腔轻、咬字有力,行腔极富曲折跌宕之强烈的节奏性,酣畅苍劲,气势宏大。念白讲究喷口,力度强、口语感强,抑扬顿挫、饱满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做功身段刚健有力,富于节奏性、洒脱洗练。麒派艺术注重角色性格和感情的刻画,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突出地反映了“ 五四 ”运动新思想对京剧艺术的积极影响。代表剧目有《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四进士》、《义责王魁》等。
  取《徐策跑城》入画。造型身体向左倾斜,面部向右转上仰。大白三绺髯向右前上方飞飘,整体身段动作幅度较大,动感强。绘画形式采用重彩写意法。用苍劲老辣的黑线条表现麒派风格最适合。用于表现蟒袍的长衣纹,线型洒脱、涩辣、多断续,顿挫有力,变化丰富,有很强的表情色彩。
  杨宝森:(1909——1958)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私淑余叔岩派艺术.曾向张伯驹、王凤卿、王瑶卿求教。依自己条件大胆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腔艺术,世称“杨派”。杨派唱腔深沉宽厚、稳重苍劲,简洁大方、舒展平和,圆润隽永,呈现着浓郁的韵味美。具有“ 苍凉凄切、清醇沉郁 ”的美学特色。杨派唱腔在技艺上,结合嗓音宽厚,低沉的特点,擅于运用擞音、颤音、泣音,发声行腔深沉浑厚,吐字注重四声的运用和讲究喷口的力度,虚实合度稳重大方,柔中见刚。杨派以浓郁的韵味、低回平和的旋律及沉郁的节奏,强化悲剧气氛的盛染力,是对京剧声腔艺术独特的贡献。代表剧目有《伍子胥》、《空城计》、《击鼓骂曹》、《洪羊洞》、《捉放曹》、《杨家将》等。
  杨派艺术适于用重彩形式表现。为了更恰当地表现杨派唱腔艺术特色,《伍子胥》色调用虚化形象的手法,整体上呈现着苍茫的色调、较含蓄、悠远,从视觉上给观众一种与唱腔和谐的,溶融为一体的感觉,苦涩、凄凉、悲哀,观画像如听唱腔,使观者产生强烈共鸣。面部五官与手、宝剑写实,准确生动,色调减弱却不含糊。若采用小写意法,用墨线造型,有繁琐感,呈一般化,不能很完善的表达杨派老生唱腔的特质,容易苍凉有余而清醇沉郁不足。
   奚啸伯:( 1910——1977 )著名京剧老生演员.早期私淑谭鑫培艺术、余叔岩艺术、马连良艺术。1921年终如愿地拜言菊朋为师,勤奋刻苦,悉心研习,成为艺术功底深厚的票友。1929年正式“下海”,用功更加刻苦,演唱艺术日益精湛,且博采众家之长,尤在“ 衣齐 ”辙上下过艰深的苦功,对“衣齐”辙的运用有了独到的把握,形成一整套完整、法度严谨、有系统规则的老生演唱风格,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赶板夺字”等等,被誉为具有“洞箫之美”,世称“奚派”。奚派艺术具有“委婉细腻,高雅清新”的美学特色。兼备谭派之爽朗,余派之端庄、马派之舒展、言派之工巧。奚派的念白吐字清晰,注重音韵的节律之美。做工身段具有深厚功力,一招一式细致,严谨有尺度.奚派艺术在京剧老生诸流派中独具一格.代表剧目有《范进中举》《白帝城》、《上天台》、《 乌龙院》、《南天门》、《杨家将》等。
  取《乌龙院》宋江造型。画法采用重彩写意法较合适。用重彩做出小写意的效果。面部写意效果明确,而身上的黑褶子以墨色铺底,上勾黑线条。线条浓且多曲折、节奏明显,呈“委婉”之感。整体造型稳重厚实,却不安定,透着内在的愤懑与慌乱的情绪,是靠褶子衣纹线条的“解索皴”形式体现出来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