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欣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入卷三十六家名单及艺术成就简介             

  金少山:(1890——1948)著名京剧净行演员。从金秀山、何桂山学铜锤花脸。天赋绝佳.扮相古朴雄伟、嗓音声若洪钟。集众前辈名净优长汇粹一身,熔铸成具有“古朴雄浑,大气磅礴”美学特色的“金派”花脸表演艺术风格。金派唱腔气势宏大有黄钟大吕之势.音量极大、音域极宽,音色醇厚饱满,如巨浪拍岸、飞瀑惊天,震人心魄。一得其父金秀山亲传,二得何桂山艺术之雄浑壮阔,集两派精华并更加完美,又呈现朴实无华的品格。念白功力极厚,浑圆朴厚,沉雄遒劲,富有韵味,有如虎啸龙吟。做工身段动作幅度较大,且严谨稳练,端庄凝重。又擅于用眼神与面部表情,结合其伟岸高大的身形、雄浑古朴的扮装造型,极具视觉震慑力,使观众惊异。金派艺术大幅度提高了京剧净行的艺术品位。对京剧净行表演艺术的发展贡献巨大,使之达到高峰状态。金派唱腔是人类声乐艺术的一大奇观。代表剧目有《锁五龙》、《连环套》、《霸王别姬》、《草桥关》、《铡美案》、《白良关》等。
  金少山造型强调朴实无华、虎啸龙吟与高大、雄浑等特色。《草桥关》姚期造型的绘画形式采用写意重彩形式。造型手法借鉴东汉石雕雄浑朴厚的艺术风范,强调造型形象的整体感,注重大的气势。虽求大的体积感,却浑融圆整,不重雕琢不以细部的精彩破坏整体磅礴的气势。用笔不事精谨,重“雕”的风范,大块大面大线条,笔笔沉着不浮。表情上突出眼神的“鬼光”,在画中是传神的关键。
  郝寿臣:( 1886——1961 )著名京剧净行演员。工架子花脸,宗黄润甫派,唱工宗金秀山。开创“架子花脸铜锤唱”新表演方式。突破黄派的拙朴单纯,融合金派精练峭拔,形成了具有“沉郁豪迈、粗犷朴厚”美学特色的京剧架子花脸表演新风格,世称“郝派”。郝派艺术在架子花脸的唱工中,结合铜锤花脸的唱法。根据自身嗓音特点,运用脑后音,鼻音发声,呈现出特有的豪迈而沉雄的气派。念白讲究气韵与音量,对气口把握很有分寸,使念白与唱腔和谐。做工气魄宏大,功架凝重大方,强调形神意三结合深然一体。郝派的唱、念、做形成和谐完整的独特的京剧架子花脸表演体式。郝派艺术在新剧目编演、扮装造型、脸谱设计皆多有革新创造、自具风格。郝派艺术使京剧架子花脸表演艺术获得了较大发展。为京剧艺术发展到高峰阶段做出重要贡献。代表剧目有《逍遥津》、《李七长亭》、《青梅煮酒英雄》、《赠绨袍》、《战宛城》等。
  《赠绨袍》须贾造型是左单腿跪,面向左仰头。双手向左摆动,表示哀求,面带惊恐之色。这个身段正与郝寿臣的架子花艺术风格,浑厚、沉郁、粗犷,浑然一体相一致。绘画形式采用重彩法。全身以厚重的色块构成。面部体面关系写实,脸谱黑白色块坚实而表情生动.黑纱帽色彩浓重与黑扎用色一样,衬托出脸谱。官衣是浓重的棕色,与黑扎的浓墨色组成形体,混融的整体。
  侯喜瑞:(1892——1983)著名京剧净行演员。曾入喜连成科班。拜黄润甫为师,工架子花脸。在掌握了黄派艺术神髓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和发展,建立了一种有显著个性特色的京剧架子花脸表演新风格,世称“侯派”。侯派艺术具有“豪迈矫健、简净深醇”的美学特色。以“发于内而形于外”为表演原则,有完整系统的法度。侯派做工矫健灵捷,节奏感强。强调“精气神”对手眼身步表演规律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强调力和劲的美感,反对松懈。身段轻似狸猫,稳如泰山。每个身段有很强的雕塑美感。唱工念白讲究吐字的法度,深沉有力,以有“沙棱音”和低沉宽厚为特色,简净朴直,苍厚沉郁,韵味无穷。侯派艺术的唱念做是系统的架子花脸表演体式,有突出的特色,对京剧净行表演艺术的发展贡献卓著。代表剧目有《马踏青苗》、《法门寺》、《丁甲山》、《盗御马》、《闹江州》等。
  《马踏青苗》曹操身段造型是勒马卧鱼动作,左腿在袍后下蹲,右腿向左别步伸出袍外。身体向左倾斜又转头向左,眼看下方。右手架马鞭、左手端令旗宝剑共做勒马动作,神色紧张。整体造型气魄很大。侯派艺术讲究身段的雕塑美和突出的精神气.绘画采用重彩形式造型.整体特点像一尊朴厚的雕像,整体感很强,但结构又复杂。需用色彩塑造各个体面与空间关系,像是用色块和线条做雕塑。色彩宜稳重、扎实,笔笔有力,有厚度,体现出精气神,要干净不拖泥带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