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曲艺音乐发展史纲

  曲艺音乐萌生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建国前天津的人口特点与曲艺音乐的关系——以演员和弦师为中心的音乐发展机制——清代的天津曲艺音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天津曲艺音乐——建国后天津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同天津曲艺音乐的关系——以音乐设计者为中心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鼓曲发展机制——“文革”前的天津曲艺音乐——“文革”期间的天津曲艺音乐——“文革”后的天津曲艺音乐——天津曲艺音乐的多样化——天津曲艺音乐的开放性——天津曲艺音乐的天津化——流派纷呈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倚燕山,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在此汇为海河,注入渤海。它是北京的门户,是我国北方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是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中南以及华北各地相互联系的交通要冲。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
  作为城市,它的历史并不悠久。金、元、明三朝,它还只是一个漕运的枢纽、军事的要塞。为了屏障北京,保护漕运,金在此建立直沽寨;元改直沽寨为海津镇;明筑城为卫,命名天津。
  清代雍正时期,始置天津州,继改天津府,属直隶省。府治置天津县,以原州界为县界。1913年 (民国二年)裁府。1928年 (民国十七年),在天津县的中心地区成立天津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天津县属河北省(1934年1月,市县划界,四乡为天津县)。1930年(民国十九年)6月,天津特别市更名天津市,改隶行政院;同年11月,改省辖市,为河北省会。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省政府迁往保定,天津市重新隶属行政院。抗日战争时期 ,日伪改其名为天津特别市,胜利后恢复原名,至今 。建国后 ,除1958年2月至1967年1月归属河北省(一度为省会)外,一直为中央直辖市。
  天津行政区划曾经多次调整。最小时仅限于市区,最大时包括市区、塘沽、汉沽、郊区,以及武清、静海、黄骅、沧县、盐山、霸县、宁津、吴桥、交河、献县、河间、任丘等十二个县。现在,天津市的管辖范围包括:和平、河西、河北、河东、南开、红桥等六个中心市区,塘沽、汉沽、北大港等三个滨海市区,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等四个郊区,蓟县、武清、宁河、静海、宝坻等五个县。面积约一万一千平方公里。
  作为城市,天津的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其商业的兴盛却是从元代就开始了。“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漕船不仅载粮,而且带有货物。侯家后、估衣街一带,当时已成为天津最繁华的所在。 明代,随着河海交通的发展,天津的商业贸易日渐繁荣,成为我国北方商品的集散地。旧城东门外和北门外的沿河地区,在明中叶已成为商业中心。明清之交,天津的繁盛已如(康熙)《天津卫志·序》所说:“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揖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名虽曰卫 ,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 。”三百多年来,天津日渐繁荣,尤其是开埠以后,发展更为迅速,逐渐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工商业大城市。
  作为交通的要冲、华北的经济中心、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与繁华的都会,天津为曲艺音乐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国前的天津曲艺音乐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表演艺术,在一般情况下,天津曲艺音乐的发展与天津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加成正比。
  谈及人口,不能不指出:旧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使大量农业人口——主要为男性一一流入天津。 其后果,就是天津市民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比如:1903—1905年(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天津市民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50:26、150:95、15:95, 又如1937—1948年的性别比,最低者为128:35(1948年),最高者为146:19(1944年)。为消磨闲暇时间,大批男性市民涌入游艺场所,曲艺低廉的票价,灵活的演出方式,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他们的这一艺术爱好是建国前天津曲艺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当时,为了生活,演员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胜败的裁判者,主要是观众。所以,演员都很是注意根据观众的反馈调节自己的演唱,保留、发展受他们欢迎的唱腔。从而产生了各种流派乃至新的曲种音乐,并因之形成了以演员和弦师为中心的曲艺音乐发展机制。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曲艺音乐清代以前的情况,目前尚不可考。天津曲艺音乐建国前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清代的天津曲艺音乐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清人最早记载的曲艺音乐形式,大概就是打连厢了。汪沆《津门杂事诗》第69首云:“生子何须拜塾师,居奇只唱耍孩儿。清时特重三风诫,心力抛残等刻脂。”诗后有注:“津邑窭人子,每命习唱连相词,一名耍孩儿。 新例禁止,渐成广陵散矣。” 《津门杂事诗》始著于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刊行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由于“新例禁止”,已“渐成广陵散”。这说明,乾隆以前,起码雍正年间,天津已有打连厢这种曲艺音乐形式,而且“津邑窭人子”以此“居奇”,为谋生手段。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刊行于北京的《霓裳续谱》也说明了这一点。《霓裳续谱》是一部俗曲总集,收俗曲622支, 曲调30种:西调、岔曲、马头调、剪靛花、叠落金钱、黄沥调、玉沟调、劈破玉、弹黄调、北河调、番调、寄生草、扬州调、隶津调、盘香调、边关调、秧歌、莲花落、秦吹腔花柳歌、一江风、倒搬浆、银纽丝、玉娥郎、打枣竿、螺蛳转、重叠序、粉红莲、呀呀呦、重重续、两句半,等等。辑曲者为颜自德。据点订者王廷绍说: “三和堂颜曲师者,津门人也。 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习,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检其箧中,共得若干本,不自秘惜,公之同好。” 显然, 这些都是乾隆年间传唱的小曲。乾隆年间传唱的,不一定都是乾隆年间产生的。 颜自德 “幼工音律,强记博闻,凡其所学厂俱觅人写入本头,今年已七十余”,如果他从十余岁开始习曲,则《霓裳续谱》中肯定有乾隆元年以前传唱的小曲,也就是说有雍正乃至康熙年间就已产生或传唱的曲调。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