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挂票本来是一种荒诞的情节,但是当剧场内观众很多的时候,除了坐着的观众以外,还有站着看的观众,为了不影响坐着的观众看戏,挤在前边的观众蹲着看,也并非罕见。这是“站票”、“蹲票”的生活基础。站票蹲票的一个缺点,就是非常拥挤。于是挂票“比蹲票、爬票强多啦,又得听,又得看,外带谁也不挤谁”的“优点”就被演绎出来。挂票的这种“好处”,又成为情节更荒诞的心理基础。当买挂票人被拴住挂上墙以后,又出现了挨挂人.打转儿的真实性细节。为了不打转儿,可以“安心”看戏,挨挂的人继续要绳子绑住脚,以使整个身体定位,然而剧场人却乘机勒索 :“再加道绳子呀 ,您得再加一毛二。”这就使得情节更加荒诞,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买挂票的人却一口答应:“行 !我给两毛四都行。”更加可乐,更加耐人寻味。本来看戏是享受,在这里却成了受罪;本来挨挂受绑是一种被动行为,在这里却成了“受害者”的主动要求并且出钱给 “害人者”,这简直荒诞到了极点 ,但是观众却开怀大笑。因为在这荒诞的情节之中,有真实性的细节作基础,在这荒诞的内容中,观众看到了吹牛者的嘴脸,贪财人的贪婪本性 ,体会到了蕴藏在相声中的巨大讽刺力量 ,所以才对演员的描述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舞台效果很红火。
  刘梓钰先生创作的《并非讽刺裁判》也是一种怪诞型相声。裁判员对于运动员踢进的每一个球,总是吹口哨不算。而每一次的否定,都有着明确的否定理由,例如“风头主义”,进球得“论资排辈”、“搞平衡”,……这些理由和足球比赛联系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当人们和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却又是令人回味无穷。正因为它是虚拟性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它的覆盖面才更广,更容易引发人的深思。而这种虚又是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例如裁判鸣笛比赛开始,出示黄牌为警告,拿出红牌是罚下等细节是一种足球赛中的真实。这种虚实结合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位相声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作山反映生活本质规律的夸张或荒诞的情节;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抓住有利于刻划人物和制造喜剧气氛的真实可信的细节。这二者的结合容易形成一种更亦真亦幻的可笑情景,能够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个较好的文学脚本,从而在舞台的演出中收收到强烈的效果。
  以上我们分析了在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对口相声中,所运的虚实结合的手法是在传统相声和新相声创作中显现出来,而又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一种手法。之所以忽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归为三个大的方面。从写作方法来讲,我们一直重视的是相声中包袱儿的铺垫、抖开,包袱儿的安排,整个段子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这种写作方法的优点是符合相声的特殊性。而文学方面概括的一般文学艺术的带有普遍性的创作规律和以往的相声中的这种写作方法不搭界。好像是谁也挨不着谁。从表演创作来讲,相声演员以自己的面目、形体、表情、动作、服装等补充了相声段子中虚去的人物的肖像、形体、表情、动作、服装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又往往被归结为表演经验中去了,在谈写作时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从观众欣赏方面来讲,相声中描述的事件的具体内容所产生的具体环境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补充相声段子中虚去的环境方面的内容。如果观众不理解相声段子中所虚去的环境,那么对于相声的段子就感觉不出可笑的地方,即使最精心铺垫的包袱儿,有丰富表演经验的演员也抖不响。这已经是相声观众欣赏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了。
  正因为这三方面分割开的研究,所以作为涵盖这三方面内容的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才被忽略了。我们说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时,实际上包括了两种创作,一种是相声脚本的创作,更确切地说是相声段子的写作;另一种是相声演员的创作,更确切地说是相声演员的舞台上二度创作,即表演。相声作者应该为演员设计好表演的有利的活动情景,一种亦真亦假、亦实亦虚的可笑情景,而相声演员则通过自己的表演把这种虚去了的内容,按照生活中的一般规律,而又富于一定程度的夸张而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舞台效果。
  由此看来,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最主要的,首先的应该是在相声的写作中体现出来。一位相声作者要掌握好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自然应该先懂得结构包袱儿的方法,相声段子的结构方法,然后是熟悉相声的舞台表演,熟悉相声演员的表演特点,甚至是某个相声演员的表演特点。再有就是掌握观众的欣赏心理方面的规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样才能在相声的写作中 ,驾轻就熟地运用好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一个好的相声作者,应该心中有数,有意在人物形象方面虚去可以由演员补充的部分,留待演员去发挥、表演,从而写出适合于某种演员擅长演出的好的文学脚本。一个好的相声作品,不仅为演员提供了所塑造人物的思想活动 、行为方式和语言特色,而且为演员在舞台上的再创作留出余地 ,使其能将有血有肉、生龙活虎的人物形象立在舞台上。
  由于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虚实结合的手法没有被广泛地认识,所以在相声创作中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倾向 。一种倾向是有一定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的人 ,考虑相声创作是从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创作角度出发的,注意“实”的方面多,不注意“虚”,所以写出的段子能看不能演。这是由于较少考虑到相声演员的表演作用,所以不利于演员的二度创作。一种倾向是有一定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的相声演员,创作的相声很注意了舞台的表演和效果,能够立于舞台上,但是人物形象常常是苍白无力,给观众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是光注意“虚”的部分了,利于表演了,但是没有注意“实”的部分,没有塑造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独特的行为方式。因此,同样不能称为一种成功的相声作品。
  要解决好这两种倾向,搞相声创作的人要熟悉演员的表演 ;搞相声写作的演员要增强文学修养 。这样,才能驾驭好虚实结合的手法,创作山既有鲜明形象,又有炽烈舞台效果的相声作品。
  我们相信,随着虚实结合手法在相声的创作实践中更加自由地运用,一定会有更多更美的相声涌现出来,使相声的文学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编 著 者:王秀勋
                                 出  处:《曲艺散论》
   (1) (2) (3) (4) (5) (6)              发表时间: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