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韵大鼓曲种中,《蓝桥会》是历史较久的曲目 。是清代同光年间在津颇有影响的艺人胡十(金堂)代表作之一。刘宝全、张小轩均演唱,后刘宝全不再演出,张小轩仍经常贴演《初世姻缘》 。张派女艺人张金环也擅演,并于1908年灌制了一张唱片,是迄今发现的这一曲目最早的音响。这张唱片保存了从开篇至蓝瑞莲打水止的三落76句唱词,约为全曲的三分之一。曲文的特点是比较朴实,句式灵活,唱词密度大(其唱片B面录唱句50个,比较少见),由说书人讲述故事。前21句述魏景元下山至蓝桥所见景物,由第22句起的55句全系对蓝瑞莲容貌衣着的描写,较有特色,如:“在上穿雨过那天青又蓝的布衫,青缎子的磨盘领儿露出了在了下盘;下穿中衣儿蓝青士布,露出来丁丁点点的小金莲;二鬼把门儿绊脚带儿,两根儿是青你说两根儿是蓝;什么人兴出来的桑木的底,嗨!前头尖你说后头圆 ;是两头儿沾地是当中间儿悬,正着好象桥 、反着好象船,下小雨儿还不把泥儿沾……” ,显系清代小户人家女子装束,又在形容蓝瑞莲时还使用了一组顶针格唱句。
  平谷调亦为单本,言前辙。 这一曲种清末入津,二十年代及以前较流行, 这时期灌制的唱片由刘俊海演唱,保留着淳朴的乡土气息,语言亦很朴素,比较接近京韵大鼓曲本。其句式以七字句为主,节拍固定,格式也固定,每落均为10个唱句;两张唱片内容由开始至魏景元被淹死、蓝瑞莲动身赴约止,共留唱词十二落,120句 。叙事简明朴直 ,如对魏景元借饮水为名接近蓝氏并试探 、挑逗的情节,只用二人对话,不加其他描写。
  河南坠子进入天津已是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三十年代,在天津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种以董桂芝、程玉兰为代表,演唱时保持着更多的河南乡土风味,不失坠子旧型,所用曲本亦较质朴,直露。一种以乔清秀为代表,大量吸收了天津、北京等城市的语汇和生活场景、社会现象,使曲目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感。
  董桂芝、程玉兰合作演唱的《蓝桥会》唱片,大约灌制于1934—1935年间。是曲文的中段“调情、订约”,采取二人对唱的方式,其中魏、蓝二人的对话仿佛直接由生活中来:“蓝小姐听见心好恼,(把)魏公子连连骂几番。好心好意叫你饮水,好不该井台上调戏咱。在此井台把我戏,你好比调戏你亲妈没有二般。蓝小姐井台骂破了口,越骂公子越喜欢。公子嘴里开言讲,大嫂搁劲儿的骂,骂一句给你二百钱 !”而蓝瑞莲 “想一想奴丈夫周玉子,他那个模样不耐观。小奴家今年十八岁,咱丈夫,交罢新节五十三 。偷眼看看魏公子,他那模样真耐观”,于是“蓝小姐观罢了心欢喜……你说那话我愿意”,二人交换了表记,约定三更天在蓝桥相见,“公子”唱 :“你要是不来身得病,”“小姐”回言 :“你要是不来病伤寒。”“你要是不来发虐子”,“你要是不来打战战(按:寒颤)”,“你要是不来先死你”,“你要是不来染黄泉——伤寒病、病伤寒、发虐子、打战战,死了你,染黄泉。三样病儿都一般”。类似的唱词不仅其他曲种少见,即使河南坠子中也不常有,但十分吻合中州地区人民爽朗、热情的性格。
  乔清秀在差不多的时期中罐制《蓝桥会》唱片取开头部分,存唱词56句,句式灵活多变,在七字句基础上,混用十字句和长句,并含有三字垛、四字垛;词语经过修饰,较为华丽;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方法,使曲文显得精细流利。如:先概括蓝瑞莲的美貌,用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具体描述中又使用了形象的语言:“他那两道柳眉细又弯,赛过月牙儿一般——那月牙儿比,就初二三,它就说弯不弯就是有点弯”“闪出来丁丁点点小金莲,虽然说脚小小得好看,他就一不倒搭、二不弯弯、三不偏偏;虽然说脚小人家真对扣,好比就天津卫的大虾米把腰一弯。”并且十分确切地说“金莲有多大? 咱们三思而看,二寸五分四厘八忽六毫三”。
  两回本的主要曲种是单琴大鼓与滑稽大鼓, 两者曲本相同,只个别词句略有变化。 单琴大鼓始演于三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表现出较强的娱乐性,写人叙事常追求新奇,以适应市民阶层听众的爱好。它的头本名《蓝桥会》 ,灰堆辙,五落164句,各落的内容依次为下山 、行路、打水 、求饮、订约。梗概略同于平谷调 、铁片大鼓而叙述更为过细。其行路所见景致占全曲五分之一以上的篇幅。 对蓝瑞莲的描写已脱离了故事的时代和环境,而是依照演唱的时代特点详加描绘的。如:头上插着“猴爬竿的小耳挖”,耳环是“改良的钳子(按:耳环)灯笼花的坠,坠盘儿上倒有蜜蜂儿飞”,还有 “银项挂链脖颈来回配”,衣着则是戴大红兜肚、毛地儿汗褐,蟹灰中衣,“系一条凉带儿搭拉一点穗儿……时兴改良没绑着腿”,而且 “漂白的裹脚(布)掸了点子花露水,您不信闻一闻,香味儿就不累赘”。
  二本用梭波辙。存四落150句。曲词更偏于俗,有时近于玩笑和荒诞,如:魏景元溺于水中 “被水淹身把水喝。头口凉水他算解了渴,二口水大叫蓝氏快来投河,三口凉水将喝过,不花钱的便宜水不喝也得喝!”蓝瑞莲投水后,二人“说说笑笑鬼门关来过,来到了阎王殿跪倒把头磕 。眼望着阎王咪唏的乐,他管这位阎王爷就叫声老大哥”。要求来世为兄妹,阎王命“一个托生意大利,一个托生日本国……我是中国守旧官不能够管外国。蓝瑞莲托生苏三青楼坐,魏景元托生赶考的公子王三哥”。
  单琴大鼓之头二本均有蓝瑞莲嫌恶其夫貌丑情节,极言其丑陋不堪,系其他曲种曲本所不同的。
  纵观《蓝桥会》曲本的演变,可以得出如下的规律:它由朴素的叙述故事发展成为娱乐性越来越强的游艺节目;浓厚的乡土气息为华丽流俗所代替;人物的性格由朴实趋于轻佻,即不仅魏生如此,蓝瑞莲也是一样。由京韵大鼓中“仰面朝天发了一声叹:好热的天哪!这么大的一个井口……” 的悲苦到平谷调中比较严肃地拒绝魏生、再到河南坠子中与魏生地位对等、终至成熟于1937年前后的单琴大鼓曲目中,蓝瑞莲竟与魏生打情骂俏。曲目的这些演变逐渐改变了它原有的悲剧色彩。
  在具体的叙述中,诸本也存在共同的特点,即:不顾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身分地位,一律以接近演出时代的时髦观点与装扮尽力加以形容。尤其是对女主人公的描写,京韵大鼓最简单,也还是头插白玉簪,耳挂八宝金环;在单琴大鼓中,更是满头珠翠、连裹脚布都洒花露水;并且直接比做杨贵妃。
  至五十年代以后,京东大鼓演出这一曲目时,作了修改:魏景元与蓝瑞莲幼时同住一村,青梅竹马;后因灾荒失散,而蓝瑞莲所嫁周家为一恶地主,其夫不仅老丑,还有其他恶行。这一改动,仍没有脱离前文所述之共同特点。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存有:1908年张金环唱片音响、二十年代刘俊海唱片音响、约1937年灌制的单琴大鼓(翟青山演唱)唱片音响、老倭瓜滑稽大鼓唱片音响、八十年代李承秀京东大鼓录音和翟万盛单琴太鼓头本二本录音以及杜凤兰之河南坠子录音。

                                编 著 者:周春玲
                                出  处:《艺术研究》
    (1) (2) (3) (4) (5)               发表时间:1994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