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子虚乌有式的声明
  有时候所讽刺的人和事确实不好回避某些人自动对号的心理,演员便在演出中事先做子虚乌有式的声明。在传统相声中,往往将这种被讽刺的人说成是自己的亲戚,并且是长辈的人;在如今表演的讽刺相声中,演员声明要财礼的姑娘或丈母娘,在当场观众中一位也没有。这样既可出包袱儿,又使观众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
  ④被讽刺人物以第一人称出现。
  在相声中 ,被讽刺人物常常以第一人称的面貌出现 。 即使被讽刺人物以第二人称出现 ,也是特指“乙”,而决不是指观众。这样可以直接进入角色,易于剖析人物心理活动,便于突出甲乙之间的矛盾,同时又能让观众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略胜一筹的满足。
  使观众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并不损害讽刺的尖锐性,相声终究是一种艺术,应该既带刺,又给人一种美感。赤裸裸的攻击和漫骂绝不等于尖锐性,更不等于艺术。事实证明,许多善于使观众保持一定审美心理距离的相声同时也是讽刺性很尖锐的相声。
  2、极大限度地缩小相声同观众的审美心理距离。
  相声审美心理距离上的另一重性是尽最大可能缩小演员、作品同观众的心理距离。乍听起来似乎与观众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是矛盾的,实际上仅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已。二者的目的皆在于取得观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使相声获得最佳舞台效果和最大限度的成功。
  大约很少有一种表演艺术像相声这样极其依赖观众的热情支持。相声演员总是力求缩小同观众的心理距离,以便互相理解、充分配合,力争台上台下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景,使观众能沉浸在相声所规定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某种情境之中。一旦观众同演员保持着较大的心理距离,对演员表述无动于衷,甚至怀有一种冷漠的感情,这使任何高超的演员和出色的相声都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为了能极大限度地缩小相声同观众的审美心理距离,相声的创作和表演都需采取一定的有效方法。
  ①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相声。
  相声作品以其自身魅力可以从感情、理心、智力三个审美方面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但对于一篇相声作品来说,往往只能侧重于一个审美方面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作品写作之先立意不仅仅在于准备写何种具体的内容,反映什么主题思想,塑造哪种人物性格等等,更重要的是这篇作品准备侧重于哪一方面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使观众能够喜闻乐见。
  相声题材的选择,每位作者都有着极大的自由。它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生活有关,更同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主观感受有关。作为案头欣赏的相声作品自然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挥笔成篇。一旦让演员将作品立于舞台土,就会受到观众的审美知觉活动的制约 。也就是说 ,相声的内容一定是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如果作品的内容偏离普通的生活太远,那么就偏离了观众的知觉选择性 ,吸引不了观众。如果作品的内容同实际生活完全一样,演员还没有讲完,观众已经完全猜中了,就产生不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也就失去了笑声。只有当相声的内容和观众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情感等相近,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才能适应观众的知觉的选择性 ,引起他们的审美注意 。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知觉选择,制约了相声艺术不可能脱离开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而独自地向前发展。
  相声的题材虽然受着观众知觉选择性的限制,但是相声的构思却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巧妙构思,经过奇特的夸张和变形,塑造出一种真真假假的艺术情境,既具有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性,又具有超脱实际生活的虚拟性。一篇好的相声作品完全可以凭借观众在相声欣赏中的再造想象能力,创作出一种既写实又夸张的故事情节和可笑情景,便于演员在舞台上再创造出一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若即若离的舞台艺术效果。观众是根据一般的生活经验来想象、补充的,无论是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猜想,还是对人物矛盾关系的揣测,都是如此。当相声演员的表述与观众的推测南辕北辙时,便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艺术效果,不仅引发了笑声,也调动了观众想象当时可笑场景的审美欲望。
  ②抒发绝大多数观众的情感。
  情感是相声审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相声中的笑本身就是一种集体抒情。有的西方学者以为艺术家做的事情是表现感情,而唤起感情是聪明的手艺人或世故的普通人做的事情。事先想好会在观众中唤起什么感情的人不配做艺术家。这种观点对相声表演艺术来说是不确切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所做的事情不仅是表现感情,而且应该事先想好会在观众中唤起什么样的感情 。从作品看,无论是讽刺型 、歌颂型,还是抒情型 、谐趣型,作者应该同绝大多数观众持一致的生活态度和爱憎感情 。只有道出观众的心声,观众才会把作者和演员视为自己的代言人。从演员看,首先要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地表现出相声中的各种感情,同时要能把握住观众怎么才会发出各种笑声,抒发不同的感情。台上台下的比较强烈的感情交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一致的感情交流。演员表现的感情正是观众的感情,演员说的话正是观众的心里话,这样台上台下便产生一种强烈的思想共鸣,由于观众情感的纵情迸发,从而形成一种火炽的剧场氛围。另一种是完全不一致的感情交流。台上演员表现的是被讽刺人物的感情,或者是愁眉苦脸,或者是哭天抹泪,或者是气急败坏,而台下观众却是开怀大笑,痛快不已。这样台上台下便呈现一种矛盾的场面。这种感情交流貌似两者对立,实际演员和观众在道德和理智感上是相同的,演员是揭露某种丑恶,观众是嘲笑这种丑恶,他们的内心感情还是一致的。
  ③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
  相声观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方面的。从作品看,题材应广泛,类型应多样;从形式看,应该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丰富相声的表演形式,如单对口、多口、化装、系列、组合等等;从表演看,应不断从其它喜剧艺术和各表演艺术中借鉴表演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从服装看,应大胆穿戴适于表演内容的各种服装;从舞台看,……总之,凡是有利于吸引相声观众的,有利于相声创作与表演的都应该在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的前提下去努力,从而发扬传统、勇于革新,开创出一个相声艺术的新局面。


                                 编 著 者:王秀勋
                                 出  处:《曲艺散论》
   (1) (2) (3) (4) (5) (6)              发表时间: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