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审美心理与实践

  相声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笑。笑是观众在欣赏相声中,在审美对象的有力刺激下,以突然的、猛烈的形式暴发出的一种审美激情。这种审美激情的迅速形成与迸发往往是作品的内容、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经验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相声的作者 、演员和观众是酿造笑声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在创作中,作者不仅需要知晓相声作品本身的结构特点,而且需要熟悉演员,了解观众;在演出中,演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声段子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同时更需要把握观众在欣赏中的心理状态和感情变化。在创作和表演的实践中,不少相声的作者和演员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将这些经验从观众审美心理角度予以恰当地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相声艺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仅就笔者的管见所及略谈一下有关相声审美心理及在相声创作表演实践中所运用的几个问题,以就教于有关的专家和读者,期望引出真正的美玉。
  一、相声的审美价值
  当我们回顾相声发展史时,便会发现它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相声则出现了清末民初的初兴时期。三四十年代,军阀混战和日寇侵占使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劫难之中,相声则出现了成熟时期。解放以后,人民得到安居乐业,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五十年代的相声则出现了复兴时期。粉碎“四人帮”以后,人心大快,经过拨乱反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而相声则在七十年代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人们将相声这种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的形成原因归结为相声的社会功能——讽刺作用。为了说明相声在新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引发出关于相声社会的功能的争鸣。有的坚持相声重在讽刺。有的认为新相声重在歌颂。有的则认为二者密不可分,讽刺中有歌颂,歌颂中有讽刺。其理由是:讽刺坏的就是歌颂好的,表扬好的就是反对坏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实际上单从讽刺或歌颂的社会功能来阐释相声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是不能圆满地说清楚其内在的原因的。从观众的审美心理角度来看,相声艺术的重要功能和审美价值则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也就是说,相声艺术以其自身的讽刺与幽默的特点满足了一定社会时期的观众的某种精神需要,并具有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因此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得到了应有的兴旺和发展。换言之,在社会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人民需要相声来抒发胸臆和感情,获得审美享受,因此才使得相声兴盛起来。人们对相声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感情的宣泄
  在社会中存在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决定着社会的运动和变革,而且给当时社会的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变化。尤其是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化的时刻,被压迫的阶级和民族在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遭奴役,生活上被剥削,一种郁闷、惆怅的情绪总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清朝末年、军阀混战和日伪时期,我国人民生活于战乱之中,内忧外患使劳动人民颠沛流离,挣扎在死亡线上。在这种生活条件下,人们对彼时彼刻的统治者或是封建皇帝、或是军阀官僚、或是日伪政权,充满了怨恨和愤懑的感情。因此,某些能唤起人们共鸣的讽刺时政的相声,能够撞击开人们受压抑的心扉,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某种暂时的解脱,愤懑的情感在笑声中得以尽情的宣泄。这样,中下层的劳动人民在挣扎与奔波之余,有些闲暇之机,便愿意伫立街头观看相声艺人的卖艺。这种撂地演出方式是贫困落后的旧中国的社会条件造成的,是和艺人、观众共同贫困潦倒的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同时又是其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旧社会的黑暗统治时期,人们听相声就有一种希望演员能代言出自己的心声的愿望,哪怕是演员说出一两句 ,也可以心有灵犀一点通,引起强烈的共鸣 。小蘑菇的《牙粉袋》之所以被人称道至今,就是因为他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高压统治之下,以一位相声艺术家的果敢言出了群众对日伪当局统治不满的仇恨情绪。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传统相声《改行》鞭笞了满清皇帝,《关公战秦琼》讽刺了反动军阀,《讲帝号》讽刺了皇帝、军阀和国民党等等。因而,相声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戴。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黑暗的年代——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日伪时期等,相声艺术却得到了扎根、生存和发展。
  另外,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后,相声艺术更是能够得到飞跃发展。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人们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崩溃充满了欢欣的感情,一直遭受封建统治的压抑的精神得到了振奋,过去的忧郁和悲愤需要公开地痛快淋漓地宣泄一下。讽刺皇帝、封建官吏、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相声满足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需要,并且久演不衰,有的甚至保留到现在,像《改行》、《文章会》等。
  粉碎“四人帮”以后,相声艺术脱颖而出,一马当先,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讽刺“四人帮”的段子问世时,某些宣传机构竟把握不准这些相声的政治标准,不能决断其正确与否,而观众则予以充分地肯定。人们纷纷来到相声演出剧场。无论是商店还是家庭都响亮地开放着收音机,听着讽刺“四人帮”的相声。《帽子工厂》、《舞台风雷》、《假大空》、《如此照相》等等迅速传遍四面八方。这并不是人们突然间发现并喜欢上了相声,而是相声以其犀利的讽刺特点,适应了人们宣泄对十年浩劫中动乱岁月的愤怒心情的需要,适应了人们抒发胜利后扬眉吐气的感情的需要。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相声艺术赢得了最广大的观众,而且繁荣于京津,盛行于东北,流行于全国。
  还应该一提的是,五十年代相声中的某些讽刺型的段子的发展虽然受到了限制,但是却出现了很多歌颂型的相声。解放以后,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得到了翻身,经济上得到了保障。一种空前的喜悦及对将来美好生活的幢憬,激荡着人们的心头。人们对新社会充满了热爱,对共产党的领导充满了感激。歌颂型相声正是适应了这一时期的人们的这种心情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歌颂型相声也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抒发胸臆和感情而兴盛起来的。
  2、心理的满足
  人们在社会的竞争中,在人生的路途上,总会遇到各种挫折,走各样的弯路。有的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会产生某种自卑感。但是,人又常常有一种摆脱自卑感,追求一种在生理方面(年龄、相貌、身体等)和心理方面(智力、知识、技能等)能强于别人的优越感。相声中讽刺某种人物时,常使观众产生一种超越世俗、俯视人生的优越感。对相声内容的理解和对被讽刺人物的嘲笑,不仅可以使观众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使人得到比被讽刺人物略胜一筹的感觉 。这样,相声便适应了人们摆脱自卑感的心理需要 。传统相声《吃元宵》与其说是讽刺孔子爱占小便宜,倒不如说是借助于表述传说或想象中的孔子的某些缺点,使观众得到一种能在某方面超过圣人的优越感,达到使观众摆脱自卑感的心理状态的目的。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