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看大图    更多图
 景点名称 :  中国京剧发展简史展览馆
 所属景区 :  天津戏剧博物馆
 周边景点 :  中国戏剧拜师堂  戏楼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展览馆
  中国京剧发展简史展览馆位于天津戏剧博物馆 (原广东会馆)内,与“中国戏剧拜师堂”相邻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展览馆”对望。最初为会馆的东厢房,是供来往天津的广东客商和在津的粤商休息的场所。1986年在广东会馆原址改建了天津戏剧博物馆后,在有关领导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划下,推出了一系列繁荣发扬戏剧艺术的展览活动,如: “天津戏剧名家书画展”、“全国戏剧剪纸展”、 “天津戏剧发展史陈列”等,对艺术界、戏剧界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弘扬京剧艺术,光大国粹 ,2001年10月1日起将这里辟为“中国京剧发展简史展览馆”。
  中国京剧发展简史展览馆以开放式橱窗,通过历史沿革线路图,向人们展示了京剧的孕育与形成、兴盛与变革以及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不同时期的京剧艺术特点及代表人物、剧照。
  京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 。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 ,通称为皮簧戏。后因京剧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悦耳动听,遂为区别称之为“京调”。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演唱“京调”的京班所掌握,正式称为“京戏”。在皮簧戏演变为京戏的过程中,一批著名演员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其他地方戏的优点,艺术形成上进行不断革新尝试,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在第一个阶段“京剧的孕育与形成”中,展览馆内不仅将上述京剧的沿革作了说明,还展示了许多名噪一时的杰出演员。如“京剧老生三杰”(或称“三鼎甲”)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其中程长庚还是第一个以徽剧演员总管京师梨园的领袖人物;并称“京剧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京剧的创始人之一)、孙菊仙、汪桂芬,并配以人物照片及剧照,文化内涵颇为丰富 。与他们同时代的王瑶卿 、王九龄、杨月楼、龚云甫也都颇有影响。因为京剧是从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封建传统。在第二个历史阶段,中国京剧发展史展览馆向人们系统介绍了京剧的兴盛与变革,并将在京剧的创新和尝试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荀慧生各自作了生平介绍 ,并展出了京剧“四大须生”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初期)、谭富英(后期)的人像及剧照若干。同时把京剧的其他行当丑行、老旦、小生、净行、武行也一一作了展示。京剧在广大人民中也得到了普及推广,因此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些京剧票房票友及戏曲教育内容的展览。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不断革新,在展览馆的第三展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京剧发展尤其建国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陈列展出的这一时期代表人物和剧照以及各种京剧研究组织机构成立的照片达几十余幅。生动地再现了京剧这一华夏艺术瑰宝的魅力所在 。展览馆内还将各个时期的唱片 、戏单、剧本以及其它种类的音像资料等相关实物分列其中,更加提升了中国京剧发展史展览馆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