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应对“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挑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就国际机遇而言,首先,最大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 它不是经济与文化的机械混合体, 而是指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两者内在一致性、双向互动以及“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两种趋势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新质的社会系统综合体。这种文化经济与知识经济互为补充、互为条件。 从广义上说, 文化经济包含着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为特征和前提。没有科技的高度发达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是说不上精神消费生活的普及和发展的。知识经济的要义在于文化(知识和信息)成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人的智慧即知识成为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且具有非损耗性和高增值性优势。正鉴于此,“高技术”含量的背后其实是“高文化”含量。因此,知识经济应该说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人文经济”或“精神经济”。从狭义上说,知识是文化经济(产业)的首要财富,知识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知识经济加速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正因为知识创新带动着经济发展,生产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开辟了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现实已经昭示:未来文化与经济必然合二为一,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美国著名记者迈克雷说得好:“美国真正的优势是文化与知识财富这两个非常人性化的资源”。也正是对这两个特殊资源的最合理的整合,才使美国文化产业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领导角色。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和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各国经济依存度逐步加深,也使各国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时尚、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江泽民最近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精神力量的实质就是文化实力。因此,在新世纪国际关系的转换中,文化作为软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软国力的竞争将与日俱增。文化产业不仅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这种文化竞争力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指一个国家文化产品在国际和国内文化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二是精神控制力。指一国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影响力。冷战结束后,军事威胁相对减弱,而不同民族和国家间文明冲突仍在继续,文化产品正是这种文明冲突的重要载体。 对他国文化市场的占有率与对他国的精神控制程度成正比。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位法国记者就2000年初美国在线兼并时代华纳的消息作评论时曾指出:“在因特网时代,只要谁买下文化,谁就可以控制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