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艺术品拍卖信息  
                         共9页 第4页  
                    06年亚洲国际艺术与古董展
  第三点,是赝品大量流通。我们中国造假也是历史上早就有之,好像是宋代开始就一批一批的做,现在是更加聪明了,而且有专门的作坊,专门做张大千的、做齐白石的、做慈禧太后的,或者作梁启超的,做瓷器青铜器的都有。这方面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就是说跟着造假的步伐一同前进,才能把它辨别出来。好像这方面前不久全国政协一位委员曾提出一个提案,要求把艺术品方面造假的问题解决一下,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我看有些建议是解决不了的。 他说要搞一个非常纯洁的专家队伍, 这个专家队伍作为裁判,裁决这个艺术品是真是假,现在看这个事情,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可以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他要是吃饭,他要有利益,他要有收入的话,很难做到完全的公正不阿。给一个古代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作裁判,这个谁做裁判谁就愚蠢。大家知道一九八几年我们在南京拍了一件张大千的假画,当时拍到二百二十万,上面有徐光达和谢稚柳两位先生的题跋。最后,争论得不亦乐乎。几经回转,最后是最高人民法院出面,委托国家文物局,召集中国18位专家,关起门来,录音,录像,照相,签字,画押。最后18个人全都否了这个东西。但是他们否的是上海谢稚柳谢先生呀,并且是他仙逝后才开的这个会,之前是不能开的,谢先生难道会看假么?这个事情很难办。
  (五)、国家文物流通的相关法规。关于国家文物流通的有关法规,我感觉都是大家用得上的,我将其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便于大家把握。
  第一是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以前的东西一律不许出口。不管是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器,陶器,杂项。这是20世纪50年代就定下来的规定。
  第二是历代官造的文物一律不许出口,不管是1795以前,还是1795以后。 也就是说乾隆以后嘉庆、 道光、光绪、宣统官造的都不许出口。
  第三是近现代著名画家作品的出口限制。 我统计了一下近现代著名画家分两部分。全部上名单的385人。可分为几类情况: 第一类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 有20个人的作品一律不许出口,有32人原则上不许出口,有193人精品不能出口,这名单在网上都能下载。 第二类就是1949年以后的还有一批人,10个人一律不许出口,23个人原则上不许出口,107人精品不许出口。 就是说从现在往前推,到1795乾隆60年这段时间的书画作品中有30个人一律不许出口,有55人原则不许出口,有300人精品不能出口。这是限于书画作品的一个新的规定。 关于1795年以后的可以出口的文物,要从中国境内出来,需要在国家文物局下属的各个文物出境鉴定站办理出境手续,也就是大家可以看到的有时瓷器上盖的火漆印,然后同时他要给你一个关封,就是一封信,这封信不要丢,不是光有火漆就管用,你要同时带来这封关封。到海关出关的时候主动交给海关,他验好以后这件东西就可以出境了。出境以后,相同的情况你也可以再进来,也就是说出来进去就没有问题了。我们单位曾经闹过一个笑话,跟大家说一下,我们一个书画经理从台湾征集了一件张大千的赝品,当时的价格是150万,我不明白赝品为什么也标150万。带进来再带出去的时候我们的经理就告诉这位台湾的朋友,没问题,你告诉海关这是假的,就可以顺利通关。结果这位女士就扛着这幅画从北京机场出关,这一出关就给扣住了。 扣住的还有别的画加在一起200多万,这就形成了一个大案。就叫走私呀!后来我们这个经理说这就是假的,假的怎么说是走私呀。海关反问:假的为什么你不报关呀,为什么你不办理我说的手续呀?我们海关不认别的,就认国家文物局各个出境鉴定站的火漆和关封。后来我们为避免此事再发生就请海关的同志给我们讲了课,我们这个经理还很执著,问这位海关:假如我画一张画,写的张大千,你是不是也不让我出境呀?海关说:对,因为我不知道谁是张大千,只要落款是张大千,就请老老实实上文物局办出境手续。这个故事大家一定要借鉴并引以为戒,你画的张大千一定去文物局做鉴定,谁让你落张大千的款,你要写李大千就不管你了。
 
  页码: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