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调中的各类曲调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却又有同一的共性,即皆因天津语音吐字行腔。唱法上均讲求 “悲、脆、媚、狠、稳、准” 的要诀。传统的时调伴奏只有三弦,后加上四胡,也有加竹板的。
  时调的演出形式有多种,由于演出场所不同,表现形式各异。
  在杂耍馆有独唱、对唱、拆唱、彩唱及合唱。
  通常演出皆为独唱,演员上台站在一张桌子(称场面桌)后,手扶桌面而歌。唱前无需“铺纲”,唱时也无任何表演动作。
  对唱在演出中不常见。 形式为两人, 相互对接唱句,也有齐唱的。 以对唱形式演过的曲目有 《对花》、《怯五更》,如1942年6月《游艺画刊》中记载:“十五年前天祥市场的新世界(即今小广寒)仍在极盛时代……在一个八月节,各艺员为了酬谢捧场的主顾,每人加演双段以作点缀,于是赵小福在唱完了前场,还和王瑞喜(或为王佩臣)合唱了一段对花。” 又如1961年6月,音协天津分会和天津市曲艺团联合举行天津时调内部观摩演出会,朱文良、李玉花二人曾对唱传统曲目《怯五更》。
  时调拆唱或彩唱早年在杂耍园即有,演唱者多为男性。据1884年(光绪十年)刊行的《津门杂记》中《杂耍馆子》条记载:“津门茶肆,每于岁底新正添设杂耍,招来生意,其名目有弦子书、京子弟、八角鼓、相声、时新小曲等类…… 时新小曲有如∶ 《蓝桥会》、《十朵花》、《新五更》、《妓女自叹》、《妈母好糊涂》等牌名皆淫亵粗鄙之词…… 更有两人合唱者,作一男一女,彼即自居巾帼, 不特淫声入耳,绝类妖鬟,抑且眼角含情一如荡妇……”当时时调拆唱或彩唱上演的曲目,现无史料可考。有史料记载及艺人回忆的仅有《大姑娘要婆婆》、《要女婿》在杂耍园上演过。如1946年12月14日《星期六画报》一则短文记载:“中华茶园有一天刘美娟下了场,后台没角儿,临时由刘美娟、周秀芳联合垫了一场时调《大姑娘要婆家》……”
  合唱在时调演出中极少见,曾在反串演出时有过,曲目为《对花》。如1936年端阳节天晴茶园杂耍演出即有高五姑、任玉花、金桂笙、姜二顺四人合唱的时调《对花》。又如1940年11月间,庆云杂耍园演出反串节目,其中有全体艺员合唱 《反正对花》,参加演唱的有章翠风、孙书筠、魏喜奎、姜二顺 、荷花女、王芙蓉、小蘑菇、赵佩如、常澍田、金万昌、韩永先、郭荣山等。
  与杂耍馆不同,早期的落子馆皆为唱手(女性)演唱,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子馆逐渐衰落消亡,转化为杂耍院或电影院等。
  在明地、时调棚的时调演出形式与杂耍园、落子馆里的表现不相同。女艺人演唱时身边都有男艺人相伴,男艺人有的打节子板、竹板给伴奏,有时扮成丑相,脸上涂上白粉,头带大梁子。女艺人在演唱过程中,男艺人在一旁插科打浑,胡说怪喊,语言污秽,形象丑恶,用意在于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庸俗心理。男艺人扮的这种角色称为“前脸”。 这里的男艺人演唱时,有的是个人单唱, 也有的由一女艺人陪站一旁,但不叫“前脸”也不像“前脸”那样胡闹,有的有时也与演唱的男艺人接话茬取笑,有的只是在一边陪站,其目的亦在于迎合观众心理。
  此外,票友的自娱性演出也是很普遍的。这种形式的演出早于落子馆、杂耍馆和时调棚,是时调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有的与季节和民俗有直接关系。
  季节性的自娱演出是在夏季。这时天津的南北运河、海河两岸是人们晚间乘凉的好地方,时调票友往往集中在此,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沏上茶水,摇着凉扇,随三弦引吭高歌;也有的时调票友约上三五知音,在自家附近的道边巷口处摆上桌椅,泡上清茶,自弹自唱。还有是在城南洼、三不管一带的大水坑中演唱。水坑又深又大,较比北京的什刹海还大些,夏季的夜晚人们在这里乘坐游船纳凉,船上有乘客或三或五,一人弹弦,一人击打茶杯,二人对唱靠山小调小曲 (见刘梓钰《天津时调考》)。
  民俗性的演出是在七月十三的罗祖诞辰和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上。据传说罗祖是剃头行业的祖师爷,罗祖诞辰日剃头师傅们均放半日假,吃捞面, 各大小剃头铺都邀请票友去唱时新小曲, 盂兰盆节即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天,人们要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延请僧人念经超度孤魂,夜间放河灯、烧法船,还邀请时调歌手票演。这时的票友们争先恐后地走票演唱时调小曲,直唱到月过中天夜凉人倦方罢(见刘梓钰这《天津时调考》)。
  自娱性的演唱方式在人力车夫中最盛行,他们普遍喜唱[鸳鸯调]、[靠山调]、[拉哈调],在等待乘客时,往往坐在车簸箕上唱几句,由于他们“遍地皆是”,又由于他们到处都去,一时间仿佛[鸳鸯调]、 [靠山调]、[拉哈调]成了他们的标志, 当时的人力车夫俗乘 “胶皮” ,因之人们将[鸳鸯调]、[靠山调]、[拉哈调]亦称为[胶皮调](见刘梓钰《天津时调考》)。
  1927年天津出现无线广播电台曾有许多时调艺人应邀去电台播唱。如20年代后期有高五姑、花兰芬、花金凤、王顺宝、高玉宝、花兰卿、花艳福、刘翠英、张少卿等, 三四十年代有刘蕙雯、王毓宝、 新韵霞、王秀卿、宋大红、吴大平、卢静忱、桂月秋、齐俊卿、靳凤云、王香桂、关翠兰等(其中包括在华北广播电台播音的)。
  演唱时调的在早期多为票友和唱手。随着落子馆的衰落、性质转变,杂耍园、明地的兴盛,时调棚的增多,不少技艺较高的唱手和票友纷纷下海从艺。由于建国前的时调艺人绝大部分是在地上、时调棚、小书馆茶社演出,而史料记载的多是那些较著名的、在大中型杂耍园、落子馆上演的艺人或唱手。所以绝大多数时调艺人和唱手的情况不详。据现有史料记载及老艺人回忆,建国前的时调演唱者及较著名的一些弦师和票友有王庆和、王宝寅、陆桐坡、王红宝、赵宝翠、秦翠红、高五姑、马玉凤、杜顺喜、大金翠、大宝英、英姑娘、庚姑娘、陈来凤、周翠兰、王红凤、三凤、四凤、花兰芬、张凤卿、曹金子、京佩兰、任玉花、任荣喜、何翠宝、花兰卿、张少卿、高玉宝、王顺宝、刘翠英、凤仪、风尧、赵小福、花艳福、葛文通、李小辩、刘春喜、刘瑞云、刘金有、不染尘、大面包、戴老黑、张老(小倌儿张老)、孙文林、张景焕、夏文升、许成友、王协台、张宝如(狗尿台)、张振圻(张不开)、刘慧琴、花艳君、宗玉兰、花小红、侯玉凤、魏墨香、李玉花、花莲卿、鸿凤姑 、张畹华、袭人、小鑫芳、破鞋赵 、李桂云、吴金风、张银环、张小芬、周金荣、 大巧云、杨喜凤、邵翠芬、 白小福、白小红、小欣航、小银芳、颜麻子、小朱老 (朱文良)、花佩铃、姜二顾、岳小霞、谢韵秋、王毓宝、新韵霞、玉容、玉兰、刘玉文、小红霞、胡艳云、花莲舫(评戏演员兼唱靠山调)、李兰亭、石玉屏、杨玉兰、陈淑秋、王玉茹、周秀芳、刘美娟、花小芳,等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