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调史略

  天津时调,渊源于明清在津流行的民歌小调。主要曲调是天津土生土长的[靠山调]、[鸳鸯调]、[大数子]及一些天津化了的民歌小调。如[拉哈调]、[怯五更]、[悲秋]、[解狱]、[打孩子]等。清末,它们与当时其他各类民歌小调被统称为时新小曲,后称为时调,50年代初才被正式定名为天津时调。
  时新小曲最早见于1795年(乾隆六十年)刊行于北京的《霓裳续谱》。该书记载的时新小曲有30种。时新小曲在津演出的情况最早见于1884年(光绪十年)印行的《津门杂记》的“杂耍馆子”条:“津门茶肆每于岁底添设杂耍,招徕生意,其名目有弦子书、京子弟书、八角鼓、相声、 时新小曲等类……”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羊城旧客于《津门纪路》中记有时新小曲在津落子馆里演出的情况: “落子馆者,其所唱 之曲名曰莲花落,间以时新小曲及二黄梆子腔等类。” 1942年4月《新天津画报》一文曾谈及时调早年在津流行的情形:“沽上弦索三板夹中眼,北京则少弄,唱时或以竹板(俗称节子)为度,不必有也,滥觞约在‘同光’间,……天津时调以‘芦子坑’为盛……庚子后家弦户涌,且多将当日实事谱曲……”
  天津时调的曲调种类繁多。主要曲调有[靠山调]、[鸳鸯调](老、新两种)、[拉哈调]、[大数子]、[怯五更]、[悲秋]、[打孩子]、[小五更]、[解狱],等等。
  [靠山调]是天津时调中最主要的曲调之一,是天津土生土长的。约形成于清代后期,据艺人相传是在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曾于清末畅盛一时”。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时调老艺人,认为它形成于绱鞋作坊,是绱鞋工人背靠山墙即兴哼唱编创出来的,故叫“靠山调”;另一说出自刘吉典先生,他认为“靠山调,是由[靠上调]的“上”字读别而来,实际叫做“靠上调”,因其上起上落(上即长音阶主音的“1”)。靠山调的音乐结构为单曲体。基本唱腔由慢板和数子组成。慢板唱腔一板三眼,四个乐句。整个唱段一般含四番(段落),每番通常为四个固定唱句(数句不计在内)。三、四乐句之间有“哎唉哟”作衬腔。数句多加在慢板之中,为一板一眼。唱词有四字、五字、七字句等,分上下句,上句为仄声,下句为平声并押韵。有些唱段首句为三字,称“三字头”。靠山调的旋律高亢、爽朗,在唱法上有大口、小口之别。 大口也称为男口,小口也称为女口,但非指男女演员之别,是指唱法而言。 不少女艺人是唱大口的,如秦翠红、高五姑、姜二顺等。娱园曾在1943年6月15日《游艺画刊》一文中说:“凡是唱‘咳唉呦’ 及‘咳唉曰’之垫腔者皆系女靠山调,唱‘咳唉噫’垫腔者,方是男靠山调,此言曲之属男女,非谓歌者男女性也。”靠山调的曲调风格豪放、苍劲、悲凉,历来有 “燕赵悲歌” 之喻。主要传统曲目有《七月七》、《喜荣归》、《叹五更》、《踢毽》、《放风筝》、《盂兰会》、《绣荷包》、《云淡风轻》,等等。
  《鸳鸯调》也是天津时调中的主要曲调之一。其名称来历据刘吉典先生说:“所谓[鸳鸯调]乃是根据曲辞和曲调组织而成名的。按鸳鸯调是‘三三四、三三四音节’每个‘三三四’句是一段,一起一落相并进行,有鸳鸯并偶的意思,所以叫[鸳鸯调]。”[鸳鸯调]有[老鸳鸯]和[新鸳鸯调]之别。据老艺人传[老鸳鸯调]形成早于[靠山调]。刘梓钰 《天津时调考》 因之推论:“另据艺人传说,[靠山调]形成于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据此推论,[鸳鸯调]大致形成于嘉庆、道光年间。”[老鸳鸯调]又分为[二六板老鸳鸯调]和[慢板老鸳鸯调]两种板式的唱法,同样一段曲目能用这两种板式来唱。[二六板老鸳鸯调]的形成早于[慢板老鸳鸯调],“因为此调在未唱前的过板(即过门)一共是十二拍,取二六十二之意,故名‘二六板’”。[二六板老鸳鸯调]是2/4拍的小调,共四个乐句,旋律连贯,腔调流畅。[慢板老鸳鸯调]是由[二六板老鸳鸯调]发展而来,板式为一板三眼,共四个乐句,头眼起唱,尾字落在板上,唱词多为七字句,旋律舒缓,腔调哀怨悲凉。 [老鸳鸯调]的主要曲目有 《明月五更》、《风吹铁马》、《孟姜女》等。
  [新鸳鸯调]由[老鸳鸯调]演化而来,据娱园老人写于1942年的《应时曲话‘马’红眼与新‘马’路》一文中说:“新马路,一作逛新马路时调,新鸳鸯调也,兴于庚子之翌年,因津城拆去不平之路修成平坦者,时新兴马车,故命名新马路,指围城四面之路言也,每值夕阳西下,游人若鲫,鞭丝帽影,仕女如云,时有张三梆者,善刻字,专刻曲本,好唱之徒,多在张处闲坐,因集编新马路之曲,张刻之,行销甚广。坤书馆如华丽茶园、金华茶园、云霞书馆等善时调者均歌之。初该曲本倚声于逛南顶(老鸳鸯调),彼时兴一种‘津调闪板’(即新鸳鸯调)遂以新马路之曲本唱之,实为新鸳鸯调之嚆矢。”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颇为流行,其腔调哀怨,曲目多以妓女生活为内容……唱腔也是四句体小调。……其旋律的骨干音与走向也基本与[老鸳鸯调]相同,它的乐句不分节,速度也较[老鸳鸯调]快。其曲目有《双顶嘴》、《反挑眼》等。
  [大数子]也是天津时调的主要曲调之一,它是由[靠山调]中的数子发展而来,是一种叙述性的数板形式, 没有明显的音乐旋律, 是位于说唱之间的一种有韵律有节奏的数叙。 首句以慢板 [靠山调] 起唱,然后进行数叙, 唱词一定要押韵,但上下句不必对偶, 尾字落音平仄声均可,全段唱词可用“花辙”,也可一辙到底,使用天津方音,具有豪爽、谐趣的风格特征。主要曲目有《蚂蚱蝻出殡》、《刘二姐拴娃娃》、《枪毙屈香九》、《蝈蝈喂鸡》等。
  天津时调中的外来的天津化了的曲调主要有[拉哈调]、[怯五更]、[悲秋]、[解狱]、[后娘打孩子]、[小五更]等。
  [拉哈调]据考来自晚清时在山东河北一带流行的民歌 [妈妈娘好糊涂],也称为[糊涂调]。 随着天津商业的繁荣,水陆运输的发展,此调传人了天津, 逐渐因天津方音行腔, 成为具有浓郁天津特色的 [拉哈调](“拉哈”为天津方言, 即马虎、糊涂之意),[啦哈调]为单曲体小调,板式为一板一眼,2/4拍,共四个乐句,三、四乐句之间以“哎嗨哟”作衬腔,节奏较鲜明活跃、演唱有单人、双人对唱和拆唱、彩唱等形式。主要曲目为《要女婿》、《要婆婆》(亦名《撤大泼》)。
  [怯五更]原为江南民歌《照花台》,流入天津后经艺人长期演唱,腔调和语音均巳天津化。[怯五更]是单曲体小调,每段四个乐句,各段旋律相同反复歌唱。 旋律明快活泼,有跳跃感。 传统曲目仅有《盼情郎》一曲。
  [悲秋调]曾有过[照九霄调]或[落五调]之称。其调名乃根据此调的唯—曲目《青楼悲秋》 (也称《情楼叹》)之名而来。唱词据传是赛金花所编。 它的音调高昂、低沉皆有,节奏舒缓连贯,唱腔哀怨悲切。抒情性较强,共四个乐句,三四乐句之间有“哎唉哟”作衬腔。
  [后娘打孩子调]乃是借用曲目名而来,曾有“悲调”之称。为单曲体的一曲一词的小调,此调共六个乐句,五、六乐句之间有衬腔。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常有衬字。旋律舒缓,曲调悲凉凄怆。
  [小五更]是由北京民歌 《探清水河》 衍变而来,亦是一曲一词的单曲体小调,共四个乐句,其中三、四乐句的唱词相同,唱词中多衬字。
  [解狱调]为曲目《叉杆解狱》的简称,每段六句,天津语音浓厚,曲词多用天津方言,曲调徐缓下行,哀怨悲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