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因为传统曲目从内容上多是表现封建社会生活习俗和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距离太大;从形式上也是适于表现旧内容的属于过去时代的陈旧表现手法和音乐唱腔,与今天的时代感也有着明显的距离。比如梅花大鼓《王二姐思夫》,对少妇盼夫归的心情刻划得层次分明又淋漓尽致。演员维妙维肖的表演博得台下阵阵喝采 。但作品中描写王二姐的很多细致的心理活动和表现方式 ,很难为今天的青年所理解,也就难于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从音乐上又是那种慢慢悠悠的委婉徐缓的旋律,和今天青年的心理节奏有着很大的差异,都使得他们产生一种距离和陌生感。鼓曲要就青年,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这个时代感问题。不要让青年有一种硬着头皮去欣赏古董的感受,他们才有可能逐渐地了解和接受。
  《四世同堂》电视剧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例证 。京韵大鼓本来也是青年难于了解和接受的曲种,可是电视剧的作曲家在保留京韵大鼓特性音型和旋律的前提下,把京韵大鼓的曲调加以发展变化,再经过骆玉笙炉火纯青的演唱,竟然使得这段京韵味很强的电视歌曲一时间风靡全国,受到了包括广大青年人在内的欢迎。尽管这段插曲不能算成曲艺,只能称其为“以京韵大鼓为基本旋律的歌曲”,但它具有。浓厚的京韵大鼓的味道,证明了京韵大鼓的基本旋律也能够为青年所接受,当然是经过了一些改革和出新。我以为,认真研究《重整河山待后生》成功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在鼓曲音乐的革新上以很好的启示。可惜的是,类似《重整河山待后生》这样的尝试还是太少了!
  鼓曲要就青年,唱腔音乐的革新仅仅是第一步,或者说是一个方面,而从作品的创作和表演上不得不大作文章。
  纵观建国以后新创作的鼓曲作品,题材上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也比较广泛,不乏表现社会生活中“热门话题”的题材,也能够为青年观众所关注 。但是在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上 ,往往还是采用老的套路,表现人物的技法陈旧,唱词的语言陈旧,故事的结构陈旧,人物的思想感情陈旧,性格类型化。真正能够感染人,能够久唱不衰的佳作并不很多,当然也就很难吸引住广大的青年观众。
  再从表演上来看,曲艺是与观众交流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表演艺术。可是若干年来鼓曲表演越采越趋向于走向大剧场的“舞台化”和“正规化”,演员远离了观众,上台后冷冰冰地往那里一站,一句话也不交待,等伴奏响起开口演唱时才进入表演状态,这实际上拉长了与观众的距离。过去鼓曲演员上场时,一上台往往要先交代几句,自报家门或交代演唱曲目的名称,单弦演员在演唱当中转换曲牌时,还可以报出曲脾的名字,便于听众熟悉和了解。这样简单的几句交代和观众直接对话,可以很快缩短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感到十分亲切。
  可是,曲艺演出中这些好的传统,近些年来逐渐都被改掉了。鼓曲演员也越来越习惯于在唱词中“进入角色”,每句唱词一唱完,就毫无表情地等待间奏、过门,偶尔加入几个“身段”,也往往是由戏曲表演中借用的。这种简单和程式化的表演,怎么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欣赏要求呢? 我最近看过一场京韵大鼓《单刀会》,男演员的演唱和身段都不错,但是那些半文半白有时还又有点“水”的唱词和老腔老调,再配上演员身穿的中式长袍和“刀枪架儿”,看子使人感到陈旧,恐怕和青年人的兴趣和接受程度是格格不入的。
  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想文化追求、道德行为准则都在随之而有了明显的变化,而我们的鼓曲创作和演出依然是老面孔,这难道不是鼓曲本身远离了青年,而不能责怪青年不爱鼓曲吗? 叫青年爱鼓曲,必须经过一个接受和认识的过程。不接触、不了解,这个“爱”就无从谈起,我们必须设法多向青年灌输。比如卡拉OK已经风靡一时,更是青年人为主的文化娱乐阵地。有些京剧选曲如《智斗》、《苏三起解》等已经打入卡拉0K并且受到欢迎,鼓曲就不能够设法一试身手吗? 青年人对鼓曲的兴趣要靠灌输和培养,先要迁就他们的口味,使他们能够接受,后才是在接受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提高。陈云同志指出我们要这样分两步走,确实值得我们深入领会、认真贯彻。
  四、革新是必由之路,革新是当务之急,革新要全面开花。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也就是发展变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学艺术,从来都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化反映,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曲艺艺术的发展史同样体现了这一规律。北方鼓曲里的大部分曲种,不过才有几十年到百余年的历史,所谓的传统曲目,也是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改革和创新,并在演出实践中根据观众的接受情况而逐渐剔除不受欢迎的部分才积累形成的。任何一个曲种,没有哪一代有成就的演员是依赖师父的传授照葫芦画瓢而成的。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导致一代不如一代。有革新、有创造、有发展才能形成演员的个性,有突出的而鲜明的个性才能形成流派。从曲艺史的角度看,革新是曲艺形成、发展与生存的必由之路。
  革新又是曲艺事业的当务之急。
  建国以来,曲艺被视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被当做“配合中心”的得力工具。在这种指令性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大量图解政策和宣传口号式的作品。在内容上,这些作品好象“新”了,但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上大多依旧,这种旧瓶装新酒式的演出能叫革新吗? 但是在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下,这么多年曲艺界就是这么过来的。所谓的“革新”,也不过是在皮毛处着眼,比如相声演员不穿大褂了,改穿中山装、西服;评书演员扔下了手里的扇子;鼓曲演员不唱一些拖腔和衬字了;不少音乐改革只是加上几件中西乐器,或者改动几句唱腔或过门等等。“移步不换形”成了金科玉律 ,真正“伤筋动骨”(“移步换形”),或者“脱胎换骨”(“创造新形”)的革新则很少见。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