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要面向青年

  曲艺不景气的问题困扰我们已经不是三年五年了 ,有关改革和创新的讨论已经成为老生常谈 ,曲艺界的同志从理论到实践都花费了巨大的劳动进行了各种探索。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不景气的局面不但没有扭转,反而愈演愈烈。就拿号称“曲艺之乡”的天津来说,已经没有一家专门的曲艺演出场所。天津市曲艺团也只能在唯一的一座茶馆和街道文化站演出。曲艺是不是真的到了生死关头了? 这个结论倒不忙于下,但却到了该真正认真全面地研究一下曲艺的现状,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当务之急该采取什么措施了。为此,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一孔之见:
  一、曲艺是为听众而创作,为听众而存在的。没有听众,曲艺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曲艺就是说说唱唱,不论说唱故事还是抒发感情,都是为了说或唱给人听的 。曲艺作品和诗歌 、小说、散文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供人们阅读用的,而是为演员的说唱提供脚本。欣赏一段好的相声演出与单纯阅读相声作品所获得的审美愉悦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鼓曲演出更是如此。很多老听众对鼓曲作品的内容早已了如指掌,甚至能跟着演员吟唱,但他们还是要不断地观看演出。他们看的是表演,听的是唱腔和伴奏,他们要在剧场里和演员、弦师一起在投身于那特殊的艺术时空里,一起去创造一座艺术殿堂和氛围,从而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演员在台上演唱,很多观众低声吟唱,台上台下一片交融,只有在这时,曲艺艺术真正具有了生命,才真正成为立体和完整的艺术。
  可喜的是,天津的一批中青年鼓曲演员,也基本上具有这种造诣。他们在演出时与观众交流得水乳交融。但这仅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观众层的逐年老化和减少,演员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探讨和治理。其中,曲艺(尤其是鼓曲)忽视了面向青年,没能吸引住做为文化娱乐市场主要观众群的青年观众,不能不说是曲艺界最大的失误。
  青年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也是文化市场消费大军中的主流。现在的情况是电视剧、通俗歌曲、卡拉0K歌厅、台球和游戏机占领了整个文化市场,曲艺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是青年不爱曲艺吗?姜昆、冯巩、牛群、师胜杰的相声不是照样受到青年的欢迎吗?不是青年不爱曲艺和不可能爱曲艺,而是曲艺没有适合青年的需要,没有抓住青年。
  二、陈云同志早就提出: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就青年,不停顿于迁就,要逐步提高他们。在就青年中去锻炼,出人才、出艺术。
  陈云同志虽然讲的是评弹,实际上完全用于曲艺,尤其是鼓曲。令人遗憾的是,陈云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并未引起鼓曲足够的重视,在鼓曲改革方面贯彻得很不得力,因而在鼓曲如何就青年这个问题上,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陈云同志说“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引申到鼓曲方面,我理解就是各曲种要从作品题材、表现手段、审美情趣等方面向青年靠拢,使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并在接受的过程中逐渐以曲种本身的艺术特色去吸取和培养青年观众,达到让青年喜爱这些曲种的目的。
  “就青年”,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曲种的自我改革,是从曲艺自身去找为什么不受青年喜爱的原因,而不是埋怨青年。某些同志认为青年缺乏传统文化修养,不懂曲艺以及戏曲等这些国粹艺术,并且把这笔帐仅仅记在“四人帮”头上,认为是他们耽误了一代观众才造成不景气的现状。因而就忽略了从曲艺艺术本身去寻找不景气的原因。陈云同志讲:“就青年,不停顿于迁就;要逐步提高他们。”我理解“不停顿于迁就”,还是第一步要先迁就,向青年的兴趣和爱好靠拢;然后才是再逐步提高他们。“就青年”,先要了解青年,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思想状态,把青年做为曲艺演出的主要对象来对待,才能在“就青年”的过程中,在曲艺革新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了解青年,把他们当作演出的主要对象。过去,我们往往只强调作者深入生活,到生活第一线去选取素材、进行创作;面对演员深入生活、了解服务对象的重要性强调不够。实际上,对于演员来说,深入生活去了解服务对象,去了解青年,是更为迫切的任务。因为曲艺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它和观众的交流比其它艺术种类更为直接和重要。比如戏剧、电影等和观众的交流是间接进行的。只有曲艺演出,演员可以随时跳出跳入地与观众直接交流甚至对话 。演员是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所以演员比作家更需要了解观众,了解他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才能在演出中及时而准确地把握从观众席里反馈回来的信息,随时调整演出的节奏和“尺寸”,才能和观众的审美心理融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一种完美的演出效应。
  三、鼓曲从哪几个方面去就青年,如何使青年能够接受鼓曲,并进而达到爱听鼓曲,这决不是鼓曲仅仅从某几个方面去改革,去解决某几个问题就能奏效的 。这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从作品的题材、表现方法、表现手段、审美情趣以及思想文化品位等诸多方面去改革,以适应青年的审美心理需求。
  从当前的鼓曲演出情况来看,一般性的营业演出,基本上都是传统曲目,显然是适应以中老年为主的观众层的口味。传统曲目是鼓曲艺术中的珍品,尤其是属于不同流派的代表性曲目,是经过历代艺人千锤百炼反复修改才逐渐保留下来的。但是这些为中老年听众喜闻乐见的曲目,大部分都不能为青年观众所接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