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粗糙。
  与那些经常上演的传统曲目相比,建国以来的鼓曲新作大多——不是全部——在艺术上比较粗糙。这是由于不少曲艺作家在艺术水平上与前人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的缘故(如:有些知名作家,在语法上就经常出问题);二是由于受到了公式化、概念化等不良创作倾向的影响。一些作者,不善于认识生活 、分析生活,塑造独特的形象以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认识,而是本末倒置,习惯于把某种政治概念、原则、精神作为内容,依靠逻辑推理,借助虚假的的形象来直接论证某一政策的正确,论证执行某一政策的意义。从而把艺术形式变为表现政治内容的外壳,结果使自己的作品或者成为某项具体政策的简单图解,或者成为没有什么艺术形象的标语口号,或者变成宣传任何一项政策都可使用的套子……也就是说,它们实际上已经不是艺术品,而是政治宣传品了。
  建国以来的鼓曲新作的舞台寿命之所以不长,也不排除它们的价值尚未被观众认识这一原因 —— 当然,目前这只是推论,尚待由时间这位最公正的裁判进行检验。
  由于事物、思想和情感总是多于符号,即使是最富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也不具备可以表达任何概念和情感的语言。艺术只能使用一词多义的“辞典”。对价值的评价是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对不同的欣赏主体,作品价值的实现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 :《水浒传》这部作品,自其问世 ,人们一直就毁誉不一。封建卫道士认为它是一部歌颂强盗的坏书,而广大人民—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却视之为经典,这是从横向而言。如果从历史发展来看,则上述两种人都没有认识到《水浒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揭示了由这种矛盾所决定的封建社会最终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这种深刻的思想性,只有对于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人来说,才能使其价值显现出来 。鼓曲自然也是如此 。清末民初的观众听“红楼段儿”,一般不会认为它们具有民主意识的萌芽。“文革”期间听《送女上大学》,一般观众也不会认为这是对教育革命的一种反动。因此,鼓曲的价值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实现的价值和未实现的价值—观众在认识、欣赏能力提高后或许可能获得的价值。后者可以简称为潜价值。二者关系如何?亚里士多德有一段关于现实与潜能之关系的论述,颇可引为注脚:“现实之于潜能,犹如正在进行的建筑的东西之于能够建筑的东西,醒之于睡,正在观看的东西之于闭住眼睛但是有视觉能力的东西……”前者是实现了后者,后者是有待于实现的前者。
  这里有必要指出,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作者本人并不都能意识到。尽管他艺术地反映了生活,他也还是同他的某一位观众一样,只能认识到他所反映的生活的部分价值。对他而言,他的作品也具有潜价值,正如施耐庵认识不到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一样。
  因此,我们不排除这是建国以来的鼓曲新作舞台寿命不长的一个原因。
  我们探索建国以来的鼓曲新作舞台寿命短的原因 ,并不是要贬抑舞台寿命不长的鼓曲作品 。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当前应当提倡、鼓励以满足人民群众一时需要为目的的鼓曲创作。
  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既有长期的需要,也有暂时的需要:既需要反复鉴赏、百听不厌的佳作,例如那些今天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传统曲目,也需要当时爱听、过后抛开的鼓曲。有不少鼓曲艺术大师演唱过这样的作品,建国后就不用说了,在二十年代,白云鹏就演唱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倾略的《提倡国货》,演唱过反对法国帝国主义侵占天津老西开的段子,受到了当时天津观众的热烈欢迎。
  前面说过,价值总是与需要形影相随 。迅速反映现实生活 ,满足观众一时需要的鼓曲作品可能会速生、速朽,但其作用是难以替代的,价值也是不可抹煞的。
  何况,鼓曲向以短小精悍、迅速反映社会生活著称,享有“文艺轻骑兵”的称号呢。
  有人会说:这不是“写中心、演中心、唱中心”吗?
  我们否定“写中心、演中心、唱中心”的创作原则,但不是说“作者、演员可以不站在党的立场上,恰恰相反,他们应该而且必须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对此,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和动摇。但这里要解决的不是组织生活、政治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所表现的立场问题,而是作者和演员通过自己的创作活动所表现的立场问题。他们的观点、倾向、情绪在节目中的表现,反映了他们的立场。但这种反映,并不是从配合‘中心’出发,而是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通过生活的折射,用‘生动而鲜明的现实描绘’和‘真实的图画’来反映的。具体说,一个作者,一个演员的思想立场是通过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而形象来源于生活 ,它服从于生活的逻辑,而不听命于政治概念 。拒绝现实生活的制约,虚构、歪曲形象,以配合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这绝不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恰恰相反,这往往是立场动摇的表现。这是因为在艺术和政治的关系中,存有规律性的东西,即: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艺术,正确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要求、愿望、理想、灵魂的艺术,通常是和进步的、正确的、革命的政治相联系的 ;而表面地反映生活的艺术,违背人民的生活 、意愿的艺术,背离美的规律反映生活的艺术,通常是和落后的、错误的、反动的政治相联系的。所以,要站稳党的立场,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其为指导,深入生活,正确反映生活”。
  显而易见,当前鼓曲创作的不良倾向之一,并不是“写中心、演中心、唱中心”,而是忽视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有些鼓曲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迎接汇演、参加比赛的产物。他们热衷于获奖。我们当然不否定这种做法,可如果因之无视人民群众的暂时需要,不愿意发挥鼓曲的“文艺轻骑兵”作用,可就不应该了。
  在一定意义上,作品获奖标志它取得了成功,它理所当然应该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可目前,有些获奖作品却不能吸引观众,获奖似乎就是它的终点;奖状到手后,它们就被束之高阁。很少甚至干脆就不演出了(显然,有些汇演、比赛的评奖标准不无推敲之处),既写不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直保持艺术魅力的作品,又不愿意写满足人民暂时需要的东西,获奖作品再多,也挽留不住广大观众。
                      三
  与忽视满足人民群众暂时需要的创作倾向相比,如何保持作品的永久魅力是一个更值得鼓曲作家思考的问题。以前,有些作家主要为配合中心工作、政治任务而创作。现在,他们创作的主要目的则变成了参加比赛和汇演,获取奖励。因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忽视了这个问题。这似乎也是当前鼓曲创作的一种倾向。
  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 ,鼓曲的艺术魅力就是鼓曲的价值功能 。不言而喻,今天仍然活跃在曲艺舞台上——特别是营业演出中——的传统鼓曲,至今保持着强烈的艺术魅力,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