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戏曲艺术的盛会 广大戏迷的节日
           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即将开幕
                   八大剧种三十五台剧目两千余名演员津门唱大戏
 
 
 
 
 

  金秋九月,梨园飘香。在喜迎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由市文化局、和平区人民政府、今晚传媒集团、天津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将于九月二十日拉开帷幕 。届时,来自全国8个剧种的30个著名戏曲院团、两千多名演员将先后亮相我市舞台,为广大观众奉献35台优秀剧目,形成民族戏曲的一次盛会。为十七大召开营造喜庆、祥和、热烈的气氛。
  民族戏曲艺术在天津有着深厚的传统。市文化局等单位依托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高举弘扬民族戏曲文化的旗帜,精心打造这一文化品牌。大汇演举办两届以来,展示了民族戏曲艺术的丰硕成果和独特魅力,促进了民族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巩固了天津戏曲名城的地位,成为国内民族戏剧舞台的一大盛事。今年,为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主办单位以建设文化强市,打造国内有影响的文化品牌的高标准,精心策划了这届大汇演,从演出规模、戏曲种类、演员阵容、剧目质量等方面都超过往届,堪称一次展示民族戏曲艺术的盛会。和平区是我市的文化强区,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他们主办的“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已成为享誉全国、名扬海外的我国公共文化活动的一个公认著名品牌。和平区首次加盟,使“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与民族戏曲大汇演两大文化品牌资源共享,相映成辉,为扩大天津戏曲名城的影响作出了新的贡献。
  据介绍,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来自全国的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越剧、豫剧、黄梅戏、昆曲、曲剧8个剧种的中国京剧院 、北京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江苏省昆剧院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河南省豫剧二团、北京曲剧团和本市的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评剧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等近30家著名戏曲院团的20O0多名演职员,将为观众奉献35台优秀剧目,其中梅花奖得主3O多位。叶少兰、李维康、耿其昌、迟小秋、李炳淑、薛亚萍、李鸣岩、王平、杨乃澎、李经文、孟广禄、王艳、吕洋、凌坷、崔连润、曾昭娟、刘玉玲、陈春、茅威涛、方亚芬、赵志刚、李文、张建国、王洪玲、王英会、田春鸟、谷文月、史依弘等戏曲名家将献上拿手好戏。
  本次大会演精品荟萃。其中既有现代京剧《华子良》、豫剧《程婴救孤》、曲剧《正红旗下》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优秀剧目,也有参加中国艺术节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最新剧目京剧《泸水彝山》、越剧《春琴传》和黄梅戏《何处桃花红》,还有京剧《白帝城》、《周仁献嫂》、《百花公主》、《红鬃烈马》、《定军山》、《铡美案》、《 四郎探母 》,越剧《梁祝》,昆剧《1699·桃花扇》,黄梅戏《红楼梦》,评剧《朱痕记》,河北梆子《秦香莲》《双官诰》、《王宝钏》,豫剧《清风亭上》等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可谓名家荟萃,经典纷呈,好戏连台,盛况空前。此外,开幕式“梅韵芳华名家名段演唱会”、评剧名家演唱会、河北梆子名家演唱会都成为本次大汇演的一大看点。
  为了推动民族戏曲艺术走入市场,市文化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首次吸收民营文化公司参与此项活动,这既是一次戏曲走向市场的大胆探索,也是一次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尝试。此外,为让更多的群众走进剧场,欣赏和享受民族优秀戏曲艺术成果,主办单位坚持高质量剧目低票价营销策略,对最高票价作了限制,大量增加百元以下演出票,以满足广大市民的观赏需求。同时,为了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的兴趣,主办单位还安排了大学生观摩场。

  附: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剧目一览 1 2 3

                        2007.09.06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局宣传部 照片提供:天津文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