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欣赏心理浅探

  曲艺观众在欣赏曲艺时,心理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对有的节目感兴趣,对某些节目不感兴趣?这里除了节目本身的原因外, 还和他们在欣赏时的心理活动有关, 这种心理活动又受演员表演的指向制约。因此,研究观众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特点,使他们在欣赏时按照演员表演所提示的指向进行,这对指导曲艺的创作与表演都有重要意义。观众在曲艺欣赏中经常出现以下几种心理上的追求。
  1.和谐性:由于观众对曲艺的熟悉程度不同,我们不妨暂把观众分为新与老两种。 当老观众听曲艺时,由于他们熟悉曲艺形式,有的人甚至会唱某些曲种的唱腔,因此,他们在听曲艺时,就以自己所会的唱腔作为模式,要求演员所唱的唱腔与他们心中已有的这种唱腔相符。尤其是一些传统曲目,这些老观众久而听之,每当演员唱起这些曲目,他们听到这种唱腔,便很自然地运用自己已会的旋律去对照,当演员所唱与他们心中的这种旋律走向相重合时,便达到一种 “和谐” ,满足了精神上的追求,感到是一种享受,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例如北方的京韵大鼓,西南的四川扬琴、江南的弹词开篇等许多传统曲目,都有这样一批老观众。他们不需要向台上看一眼,便能领会演员表演水平如何,有时甚至就是闭目养神式的欣赏台上的表演,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
  对于那些新观众,虽然不似老观众那样对曲种熟悉, 但曲艺的唱腔基本是在“一曲”的基础上 “多变”,不论板腔体或曲牌体,都是以基本唱腔反复运用,当他们听过一两次重复以后,在心中也能形成一定的发展走向,有了一定的音乐规律,当演员所唱的唱腔与他们心中的唱腔走向一致时,也能感到是一种“和谐”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当然,他们不似老观众那样,能把唱腔规律掌握得那么准确,所以有时出现某种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他们对演员的表演比老观众会增加有意注意的心理,这种心理并能帮助他们加速对曲种的熟悉。因此, 不论新观众和老观众,他们在欣赏演唱类的曲种时, 心理所追求的都是那种“和谐性的共鸣”,如果演员的表演,不能使他们得到这种“共鸣”,就会影响他们继续听下去的心理,使演出失掉观众。
  对一些演说类的曲种,在欣赏时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在相声中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叙述型、批判型、学唱型、贯口型……,为什么有些研究者不同意在创作中打破这种类型的划分? 其中也包括保持观众在欣赏时的连贯性,在连贯性中追求和谐的因素,也就是说观众在接受某一种类型的相声后,他们的思路便随着节目进行,在心里也产生一种内在的发展走向,与演员表演形成一种“和谐”,当欣赏中间突然改变这种走向时,就破坏了这种和谐,使他们心理的这种追求失调,也会影响他们的欣赏兴趣。
  2.期待性:观众听曲艺能够产生“和谐性的共鸣”的原因,是因为心里有了内在的走向以后,要求演员的说唱按照他们心中的这种规律发展,而产生一种期待性。这种期待性也表明观众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演员的表演,而是有积极地与演员相互配合的意识。所以在欣赏时,如果较长的时间内,不能满足他们这种期待性,便破坏了他们的欣赏情趣。例如有些鼓曲改革节目,有的声腔脱离传统曲目唱腔特点较远,这种唱腔如果是偶尔出现,随后又返回原有唱腔,能继续使老观众得到某种和谐性,一般说他们尚能认可;如果这样唱腔段落长了,也就破坏了他们所期待的和谐性,便会使他们不满意。更明显的是听相声,观众坐在剧场知道要听相声,便产生了对 “笑” 的期待性,希望相声演员能不断引起他们发笑,至于对相声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通过笑声来得到的。 故此,当演员上台后,哪怕在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 “包袱”,便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性,使他们听不下去。所以在相声创作技法中,便形成一段相声要有“开门包袱”“入活包袱”“骨干包袱”“收底包袱”,而且在这些结构部位的“包袱”中间,还要有若干大小“包袱”的搭配,其目的也是为满足观众对这种“笑”的期待。在内容被确定以后,一段相声的“包袱”多少,又是衡量这段相声成败的关键。
  在听长篇评书、评话、鼓书、弹词时,每天在结束时要构成“扣子”(评弹称“关子”),也是为造成观众要知道后事如何的期待性,吸引他们明日继续来听,日久天长也形成一定的技法,成为我国说书艺术乃至章回小说的传统风格。实际评书、评话的一天表演,就是逐步引起他们这种期待性的过程,到每日书结束时,才有“水到渠成”之妙,在每日书中还要不断形成暗扣、拨口、小关子……,其目的也是为增强观众的这种期待性。在这种期待性中,蕴藏着观众心理的审美追求,在达到这种追求时,也就产生了审美愉悦。
  短篇评书、评话(包括故事),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听完,一般说演员上台,几句话就需要构成“扣子”,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实际短篇评书、评话的一段节目,也就是解开这个“扣子”的过程,在“解扣”过程中,展示人物的行动,表达作品的主题。这也是由造成观众期待性到满足他们期待性的过程。这种期待性在曲艺欣赏时,是构成艺术魅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不能引起期待性的节目,是不会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有些节目能使观众久听不厌,也正是这种期待性的表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