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文后,尚有几行注释,是这样写的:“……天津子弟书为韩小〓所编,称卫子弟。近年学界每星期上午在甘露寺学校内说书消遣”。 注释中所提的“韩小〓”是何许人不得而知, 是否指的是子弟书名作家“韩小窗”?“甘露寺学校”当时在天津的河北。从这个条文中可以了解到:在1926年(丙寅)前后,天津的学界仍有不少爱好卫子弟的人士,于每星期日的上午,尚有在书社(书社设在甘露寺学校内)聚会演唱的活动,文中还明确地提到卫子弟和京子弟石韵在声腔上是有区别的。另外,由“石派书”(石韵)发展演变而成的“西城板”,从道、咸年间以至民国初年以来,在天津的书馆、茶社中,由职业艺人和爱好的群众也在盛传着。不过,在这里所唱的曲目和腔调,和文人们在书社中所唱的“卫子弟”是不一样的。“西城板”是以长篇大书为主,其最早演唱的书目《三侠五义》,就是石派书代表作《龙图公案》底本的改编,这是一种韵文、散文交织着的说唱形式,也就是说,这类大书虽然唱仍占很重要地位,但中间尚夹有说书的成分,它已和原来子弟书“只唱不说”的形式不同了。自然其曲文也必会是通俗一些的了。至于腔调,虽然它仍会有些子弟书“西韵”和“石韵”的韵味,但在长篇大书的要求下和天津语言音调的影响下,也不会是太“纡萦、低缓”的了 。“西城板”最早的名家也较难考证了,听老人们说,从道 、咸年间到民国,西城板一直未断传人、名家辈出,其间以沈华庭、郝黄毛(名俊山)等在群众中声望最高。
  随着社会的进化,人民文化生活和审美趣味的不断丰富、变易,子弟书的声腔便越来越无人欣赏了。从清末、民初以来在其发祥地的北京及其他地方,都很难听到它的音响,人们都说它“已成绝响”。
  近六、七十年来,还有不少位国内学者常在提着问题:子弟书的文学既有那么高的成就,而其声腔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子弟书的曲词写得那么精美、生动,它的音乐又是怎样适应的?另外,子弟书的“东韵”在北京和沈阳失传已久,姑且不提;而子弟书的“西韵”是否在京、津一带还能觅到一点踪迹? 我们在北京的“单弦牌子曲”中,固然还能听到一点“京子弟石韵”,但这只是“石派书”中,在演唱赋赞类曲词时的一种腔调。而“石韵”的全部声腔是什么样? 还有,《天咫偶闻》中所提的那种“缓而低,一韵纡萦良久”的子弟书西韵声腔,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直都没有过明确的答案。
  四十八年前(1942),笔者在天津探索“卫子弟”声腔的过程中,总算获得了一些具体答案。当时,笔者从前面提到的那位著名民乐家、卫子弟硕果仅存的杨芝华老先生那里,得到了三段卫子弟“诗篇”的曲谱,即:《十八半》、《秋景黄花》和《八和》还有一套“正书”《长坂坡》的曲谱。这些曲谱,是杨老约在1925年至1932年之间,从卫子弟权威华学源先生学艺时,亲自记录的。尽管这批曲谱还不是子弟书西韵声腔的原貌 ,但卫子弟是从“西韵”继承演变而来 ,其间除天津地方语音对曲调的抑扬起伏有点影响外,而其整体乐曲的风格和原子弟书的音乐结构、还不致相差太远。
  在笔者幸遇杨老之后,还亲聆了他自弹自唱卫子弟书的声腔。果真是纡萦委婉、清韵悠扬,随后,我便一面向他学习卫子弟的弹、唱;一面便将他所记的工尺谱译成简谱。译后又与他进行了核对,还加注了三弦伴奏的指法及部分唱法等。
  通过对这批珍贵资料的整理、学习,我认为这里所记录的声腔,再加上杨老演唱的印证,基本上就是《天咫偶闻》中所说的“缓而低” 、“一韵纡萦良久”子弟书“西韵”的声腔 。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音乐,其音乐语言很富有创造性。从这三首诗篇和一套正书中组成的多种作曲手法来看(包括旋律中子弟书音调特征的体现;运用长短、宽紧、高低以及一波三叠、若断若续地属于子弟书特有的各种腔型,对思想感情的表达;在其曲调程式中,如何将字数不等的曲词处理得当。大小垫板、过门的安放;上下句中为调配色彩,在调性上的变化等),可以说明,当时子弟书的音乐是很了不起的,是有相当高度艺术成就的。它起码在当时“弹词”、“鼓词”这类板腔体音乐的基础上,从旋律创作方面是又丰富了不少表现手法。它和子弟书在文学上的成就各有千秋,彼时它们是能相互适应的。
  从另一方面看,当然也还不难看出,它之所以从清末以来逐潮衰亡的一些重要原因。
  ①从鼓词到子弟书,在音乐上它显然是在走着一条“从俗到雅”、“从粗犷到温文”的路子,其音调越来越低沉、节奏越来越缓慢,曲调虽很委婉,但其程式过于严谨、趋于僵化,致使语言削弱了平滑感、生动感,与近百年来时代的进展、社会的喜尚难以适应。
  ②曲调在形式上的雕琢过多,字少腔繁,难学难唱,不便流传。
  ③其活动的范围狭窄,多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与广大群众的联系不大。
  子弟书的音乐,虽然后来已成“绝响”,但它在历史上的艺术成就,究竟还是实实在在的,是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它创造出的声腔及多种表现手法,也会给后人以相当重要的启发。晚清以来在东北崛起的“奉天大鼓”和在京、津一带兴起的“京韵大鼓”,它们就曾从子弟书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奉调”和“京韵”以及其他地区的鼓曲形式中有很多曲目都是直接从子弟书那里搬过来的。至于东、西韵的声腔和其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渠道的传播,对它们也有一定的影响。

                                   编 著 者:刘吉英
                                   出  处:《艺术研究》
    【上一页】                            发表时间:1990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