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在天津

  梅花大鼓原为北京曲种,产生于清代中叶,时称梅花调,初为票友清客串时演唱,又称清口大鼓、北板大鼓。民国初年,金万昌及韩永忠、韩永禄、苏起元等对其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梅花调称为南板梅花调或梅花大鼓。
  自光绪年间梅花调流入天津至20年代末,是梅花调在津初始发展阶段。
  据史料记载,本世纪初至1916年,梅花调多次在津演出。
  1900年(庚子)后,忠子良来津在日租界松风阁茶楼鬻艺,演唱梅花调。
  清末,著名单弦艺人德寿山来津演出,曾两次加演北板大鼓。光绪末年(公元1908年)他在天泉茶楼加演梅花调时,京韵大鼓艺人刘宝全、弦师韩永禄、霍连仲分操琵琶、三弦、四胡为之伴奏;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他来津演出挑大梁,曾代人歌梅花调。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松风阁茶楼,赵西园和当时在该茶楼演出的全体艺人(全月如、张小轩等)分别演唱了七音大鼓;德清泉、广小川、忠子良与广小川、周子臣、赵西园分别演唱了五音联弹大鼓。
  联弹大鼓是梅花大鼓演出形式之一。它的名称得自伴奏乐器和伴奏方式,一般为五音联弹:演员击板司鼓,乐队四人相互协作,操五种乐器,从左起,第一人右手打琴,左手按第二人手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 ,左手按第三人手中的四胡弦 ;第三人右手拉四胡 ,左手按第四人怀中琵琶 ;第四人右手弹琵琶,左手打第二架扬琴 。演员唱短段,如《指日高升》。每落之中乐队分别演奏《柳青娘》 、《万年欢》、《夜深沉》等曲牌。联弹在杂耍演出中常作重头戏,安排在后场,如1909年11月 (宣统元年旧历10月)松风阁茶楼杂耍演出,大轴节目即为五音联弹。
  1909年张小轩在松风阁演出,曾多次上演含灯大鼓,作为招徕观众的手段。
  含灯大鼓亦属梅花大鼓演出形式之一。它的演唱方式是“以尺许长竹篾,一头折而向上,醮(蘸)以香油燃之,演者一端含于口中,灯尽曲终,盖演员度曲,例须口齿开合以发声,此则必须闭口含灯,行腔吐字,尤忌囫囵不清,否则开口灯坠,徒遗人笑柄”。
  清末民初之际,除有杂耍艺人来津演出梅花调外,“歌者多歌姬妓女之流”。这些人多在落子馆内演唱。
  梅花调的演出形式有多种,常见为打鼓唱书,演员无表情,无做工。1947年《民国日报》一文提及梅花调的表演“……按演唱梅花调者,面部皆无表情,复无做工,只以韵调之高抑低徊表现故事中各个人物之喜怒哀乐,其难得可贵概可见矣……”梅花调的唱段皆为短篇书目。特殊演出形式除五音联弹、含灯大鼓外,还有双鼓合音等形式。
  双鼓合音即“两人分持鼓板、齐奏一曲,须声调一致合拍,不得先后参差”。
  梅花调的伴奏有三弦、四胡、琵琶和鼓板,故有“梅花五瓣”之喻。也有七件、九件乐器伴奏(称七音大鼓、九音大鼓)的。“梅花调之随手不厌其多,昔年松风阁演此,三位四胡 、琵琶、双琴之外益以笙笛,其音和以清,使人闻之,俗气都销。”
  从1917年至20年代末,金万昌多次来津奏艺,使金派梅花大鼓流入天津,并在此扎根、传播。
  据文献记载,金万昌首次来津是1917年,应天津四海升平茶社之约将改革后的南板梅花调带入津门,时称梅花大鼓或梅花调。他首场演出上演曲目是《大观园》(带春、夏、秋、冬四季)。他以高亢的嗓音,悲怨委婉的唱腔,洒脱的气质,吸引、震动了天津的观众,深得他们的欢迎。此后金多次来津演出,极享盛名。直至20年代中期,在津正式杂耍园演唱梅花大鼓之艺人尚只金万昌一人。
  20年代后期,金派梅花大鼓在津有了一定的基础,得到广泛传播。
  由于金派梅花调在津深受欢迎,不少艺人纷纷效仿。较早学唱的多为弦师,有邱玉山、陆桐坡、周紫辰等,他们学会后又广收弟子教授技艺。到了20年代后期,天津出现及外地来津演唱梅花大鼓的艺人逐渐增多,梅花调在杂耍园中已占有相当的地位,成为常见的曲种,电台也不断播放。其艺人仅据当时报刊广告记载的就有金万昌、王子玉、罗玉芳、金桂笙、岳小芬、花香妃、花四宝等。
  金万昌嗓音宽厚宏亮,演唱气力充沛,—气呵成。他吐字有力,鼓板技艺精湛,行腔曲折婉转韵味醇厚,台风洒脱。其代表曲目有《老妈上京》、《指日高升》、《宝玉探病》、《大观园》、《大西厢》、《摔镜架》等。
  金派梅花调是在原北板梅花调的基础上改革而来的。北板梅花调的唱腔简单、直率而板滞。金万昌在唱腔上吸收了一些民间歌曲小调,丰富了金派梅花调的唱腔,使之委婉、曲折、悠扬、动听。加之其演唱曲目多为“红楼”段,腔调低徊,悲沉的风格较浓,但由于是男演员,其中亦隐蕴有苍劲、阳刚之韵味。
  在津较早传授梅花大鼓技艺、培育梅花大鼓演唱人材、并对梅花大鼓起到启蒙传播作用最有成就的艺人是邱玉山,他一二十年代在津各落子馆伴奏并授艺,“唱手所唱的梅花大鼓大多为邱玉山所授”。天津早期的梅花大鼓艺人许多是经他启蒙和教授的,如花四宝、花玉霞、小侠君、花三顺,以后的花五宝、花小宝、周文茹等亦都曾经他指点。
  梅花大鼓是偏重于板腔体的曲种,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种板式和以这三种板式命名的三个基本唱腔,个别曲目含牌子曲,如《怯秀》(《老妈上京》)其中含十多个曲牌。
  梅花大鼓的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四胡和琵琶。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一十年代后期至20年代末,在津常见的为打鼓唱书一种。联弹虽不常演,却也不罕见,如1917年6月23日在露香园,刘宝全及全班艺员合演五音连弹;1929年4月24日金万昌在新世界上演五音连弹,共两个牌子:一为“柳青娘”,一为“夜深沉”。此外,这一时期联弹的曲调也有所丰富,不光只弹原来固定的几个曲牌,而是加奏一些时兴乐曲,如1929年四五月间,金万昌在新世界上演五音连弹,后面即演奏了军乐。此时,含灯大鼓、双鼓合音等演出形式则极少见。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