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派西河大鼓研究

                       (一)
  西河大鼓清代末年产生于冀中农村,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清代中后期,正值古代说唱曲种陷于沉寂,而新的曲种在明清民歌影响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之时,西河大鼓经马三峰及同代艺人的努力,完成了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基础上兼收并蓄的过程,确立为独立的曲种,随之便广泛传播开来。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师承以及不同地区的语言关系 ,同时也由于艺人们在沿袭中的创新 ,逐渐形成了多种风格流派。郝派即是西河大鼓众多流派中的一支。
  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郝英吉是河北省高阳县人,曾先后师从于王殿邦及马小疯子(艺名)。王、马二人均属“南口”西河的第二代,而马小疯子是“北口”西河创始人马三峰的儿子,兼受其父影响。这样,郝英吉既是“南口”西河的第三代,又兼得“北口”要领。当时西河大鼓作为刚刚崛起的曲种,不但以其新颖而产生魅力,且具有广阔的进一步充实、润饰和再创造的空间。因此一些有见地的艺人便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形成新的个人风格,遂在西河大鼓领域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流派纷呈的局面。郝英吉也是诸多创新者之一,他在“南口”“北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发挥个人演唱之特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郝派,在当时各路劲旅中具备了鼎足之实力。
  郝英吉主工长篇鼓书,他的书段生动紧凑,说“扣子”、唱“扣子”,善用悬念紧紧抓住观众;表演上不仅说、唱俱佳,而且采用口技等手法,使表演有声有色,感染力极强。在唱腔方面,以花腔花调多而著称。他不拘泥于老腔老调,常创造性地运用“二黄大反腔”、“十三咳”、“大悲腔”等华彩腔调,使书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比如在演唱《汾河湾》时,一曲“大悲腔”,把柳氏悲伤绝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台下便有观众立起,泪流满面地说“让她找我来!”——竟到了如此忘情的地步。他拿手的“双高”和“刀刀痛”两段唱腔,也每次演出都令人叫绝不已。对此,不少文字资料有所记载。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缺少录音条件,没有留下音响资料,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后人的传唱中略窥其一斑。
  郝派西河的传承关系主要是体现在其家族中。以郝英吉为第一代,郝家先后有三代人从事西河大鼓艺术。第二代中的郝庆轩、郝庆国、郝艳春、郝艳霞、郝艳卿都是直接在父亲的严格传授下成才,陆续成为颇负盛名的演员和弦师的。
  郝英吉,艺术生涯的前半段是在乡间,后半段进入城市,先在天津,后到沈阳。这一流向同西河大鼓产生、发展的轨迹是一致的。西河大鼓在冀中农村产生,成熟后涌入天津这座繁华的水陆码头城市,然后又传往东北、西北各地。可以说郝英吉当时受到这股潮流所裹挟,把自己的艺术活动从乡村转向了城市;也可以说,正是由于郝英吉这样的一批艺人,才使西河大鼓跻身于城市市民的欣赏圈。郝派第二代基本上是在沈阳成长起来的,他们演出的足迹遍布东北各大城市。之后,其中的一枝郝艳霞三十岁后转回出生地天津,正值其艺术成熟期,很快便成为津门曲坛上的名伶。郝艳霞不但把郝派西河带到了天津,还将自己的女儿郝秀洁培养成为郝派的第三代传人。
  从郝英吉创始至第三代,历时近百年,郝派西河大鼓不仅以家族的形式延续了这一流派,而且用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刷新、丰富着自己。可以说,郝派西河的生命力正是在于保持与嬗变、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因此,在我们研究这一流派风格的时候,既要认真考察传统性的东西,又必须以通变与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不同阶段的具有新鲜活力的变化成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把握郝派西河的生命脉搏。
                      (二)
  正象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西河大鼓音乐有着自己特定的形态规律,由此而区别于其他曲种。而对于西河大鼓自身流派采说,这种形态规律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各种风格流派,都是在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前提下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各流派之间共性的东西,常常是它们所要保持的“核”,是曲种赖以标志的基本形态。同时,各个流派又是用不同的手法在变化中体现这一规律,往往形成独到的风格。所以,我们对某一流派的研究,要建立在研究西河大鼓音乐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在与共性及其他的比较之中寻找出其个性之所在。
  西河大鼓的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将曲种唱腔归纳出若干规律,如: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形态,上把位、中把位、下把位的旋律落尾音规律,慢四句、紧五句等结构类型,“起板”、“双高”、“反调”、“蚍蜉上树”、“一马三涧”等腔调类型,等等。这些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直接指导了艺人们的创作演唱,同时也为我们用一般音乐分析方法研究西河大鼓,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归纳上述规律,可以这样认为:如同其他曲种一样,西河大鼓唱腔音乐的基本形态规律也表现为,特定曲体结构下的特定曲调与特定节奏的结合。对这三者的分解研究比较复杂,因为严格地讲,它们是彼此交叉在一起的,因此分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曲体结构类型决定着整体旋律发展方法。西河大鼓的曲体结构是板腔体,板腔体即整体唱腔是由一个基本腔调发展来的,在唱腔发展的过程中,板式的变化是重要环节。
  要分析西河大鼓的唱腔发展,首先需要把西河整体唱腔划分成两个种类:一个是西河本体唱腔,包括“起腔”以及“上把位”、“中把位” 、“下把位”、“甩腔”等 ,它们都是从同一个基本调子发展来的,代表了西河的原始本体部分。它们的板式(节拍)形式有头板(4/4拍) 、二板(2/4拍 ) 、三板(3/4拍)。其中二板形式的“上把位”“中把位”“下把位”唱腔习称为“流水板” 。另一个范围指“一马三涧”、“双高”、“梆子穗”等等花腔,它们其中主要的部分是西河大鼓唱腔里最初所没有的,是艺人们为了丰富西河唱腔、增加唱腔的色彩性,从西河以外的姊妹艺术唱腔中摄取,又在长期实践中融合在西河中的;也有一部分是从西河内部变化发展出来的,但由于明显的华彩性而划归在花腔里。这两类唱腔比较起来,前一类是西河的主体唱腔,它们构成西河大鼓的主躯干。研究西河大鼓唱腔是如何在板腔体这一特定结构下发展的,也主要是针对前一种情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