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
|
|
|
|
 |
|
|
文博见闻 |
|
|
|
|
草原丝绸之路——世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
|
|
|
|
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古老文明交流的汇合地。草原丝绸之路是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协同内蒙古考古专家在新近考古调查中发现的。专家认为,该路分为南北两线,其北线的开拓始于北匈奴西迁之时,东起西伯利亚高原,经蒙古高原向西,经过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其南线,东起辽海,沿燕山北麓、明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更广泛地说,草原丝绸之路是东起大海,横跨欧亚草寻找色彩艳丽的秋色 相约同行旅行更精彩 12星座的旅游目的地驴行日志,记录旅程 原的通道,其纵横交错的岔道,又可南达中原地区,北与蒙古和西伯利亚连接。
草原丝绸之路上已发现的历史古迹,以岩画和草原石人为其主要内容。从这些粗犷、古拙的艺术杰作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当年匈奴人、乌孙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剽悍、勇猛的身姿。
草原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从文献记载看,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与游牧民族的迁移和战争有关,但战争是临时的,民族间的往来相处却是经常的,而草原上东西文化的交流,主要是友好往来。中原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和草原丝路传到西方去,西方文化也通过这两条路传到中原来。丝绸之路草原丝路在中国文化的交流中起到了互为表里的作用。
据传说,2500年前,来自欧洲的斯基泰人一度控制着这条古道,他们从阿尔泰山取得巨量黄金,因而草原丝绸之路又享有「黄金之路」的美称。金银饰品是草原民族的最爱。黄金宝石是最豪华的装饰品,欧亚草原民族喜爱黄金装饰,生活中用黄金装饰衣物,这是最荣耀的了。黄金饰品匈奴墓中也曾发现,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的两座匈奴墓中的金器有鹰形金冠、四虎噬牛纹金饰牌、虎形镶宝石金饰、金项圈、金耳坠等计二百四十六件,还有银器、石串珠等。人体用金装,思想渊源是对太阳神的崇拜,金光耀眼的太阳普照大地,使草原茂盛;而草原上英雄民族的国王,恩泽普及每个草原之子,使人畜兴旺。欧亚草原上的畜群、人群岩画中也都画太阳神。
拓拔鲜卑初都盛乐,即今呼和浩特所在的土默特平原,地处草原丝路南道的中央位置,可以北通漠北、南连中原,经过北朝、隋、唐的发展,成为连接草原与中原的一个中心地带。这里均出土过东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朝银币,也发现有一些用石板围筑外框,内宝石块,远看似墓碑(代替碑或石人的功用),以这些积石墓为标记,寻踪西去,可以漫游整个草原,直抵中亚。而从草原丝路东来的物品,亦可在东传至辽河,故此赤峰市敖汉旗曾出土波斯银壶。
下一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