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研究  
 
 
               利 玛 窦 的 北 京 之 行  
          (意大利“天津文化周”学术讨论会发言稿之一)
 

  作者:中 国 天津博物馆 岳 宏
  时间:2005年5月
  近代世界对于中国最初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耶稣会士的纷至沓来 。作为耶稣会在华传教事业奠基人的 --- 利玛窦 (Mathew Ricci)通晓汉语,研读儒经,身着儒服,结交显宦,介绍西方科技,争取中国皇帝,引领了中西文化的首次大规模交流,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为争取皇帝支持的北京之行是这一成就的光辉顶点 ,它不仅扩大了天主教的影响,为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还使利玛窦彪炳中国史册。另外,利玛窦在北京的墓碑也成为此后来华传教士的精神支柱。本文以利玛窦进入北京的历程为线索探讨他走向成功之路。
  此外,作为“天津文化周”的学术演讲有必要澄清一下利玛窦因北京之行与天津结下的历史之缘。
  进入北京的渴望
  进入北京是利玛窦最主要的愿望 。这一方面是几代传教士的共同愿望在他身上的延续 。他们认为,在大一统的中国,如果皇帝皈依了天主教,那么整个国家就会成为他们的乐土 。从沙勿略(Francis Xavier)、范礼安(Alexandre Valignani)到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莫不如此。
  然而,在当时不用说前往北京,就是进入中国都异常艰难。据不完全统计,从1552年至1583年,计划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有50人,最后只有25人如愿以偿,但很快离去。
  为此,利玛窦将进入北京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努力目标”。他曾说:假使我们不能到皇宫里“对着皇上宣讲福音,设法求得他的许可,至少允许我们在中国境内自由传教,那末,将来传教要得到保障,也就什么也不能成就。”为此,他不主张立即大量发展教徒,认为只有皇帝允许,中国人才会大批皈依基督教。他曾幻想,只要他到达北京,争取皇帝的允许也可能是很容易的。
  另一方面是基于改善生存的需要。由于天主教与儒家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别:在宗教方面,存在着中国天命观与西方上帝的差别;在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着供奉祖先与独尊上帝的冲突;在政治方面,存在着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纲常观念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教之间的对立等,因此,在华期间,尤其是进京之前,利玛窦等人经常受到下层官吏与民众的敌视,并引发了一系列冲突。1583年,刚到肇庆的利玛窦就遭受了袭击教会的困扰。1592年,被迫迁居韶州的利玛窦曾表露:“没有一年我讲不出一件事端,甚至重大危险,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据统计,自利玛窦来华后,明代共发生教案54起。除教案外,由于地方官的排斥,利玛窦几乎被遣回澳门。在此形势下,利玛窦感到:只有面见皇帝,传教事业才会得到发展,“否则,会遭受中国人的猜疑,给人以机会在我们获得稳定留居的官方保证前就把我们赶出中国去。”

                                       下 一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