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政务信息>>法规文件>>
 
 

2008年文化工作要点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使文化产业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9、评选命名首批1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制定并实施《天津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评选命名全市首批1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 辐射作用, 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并力争进入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列。促进区县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品牌,鼓励滨海新区率先发展, 中心城区加快崛起, 各区县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具有区县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群,形成三个层面各具特色、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10、大力发展优势文化产业。 以培育打造体现民族特色、 都市品位和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品牌为中心,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搞好“都市浪漫—世界著名芭蕾舞团精品剧目展演”、“天津之春—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海河之春”音乐节等演出活动,举办“海河情深”—津籍艺术家故乡行系列活动,推出30场高水平演出。组织好“开放的天津·繁荣的文化”旅游系列演出活动。积极推动艺术品经营、音像、艺术培训、文化旅游、舞台技术工程等业态的发展。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力争建立全国首个原创漫画创作中心。
  11、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出台《天津市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我市歌舞、杂技、京剧、 曲艺、 民乐、 展览、 民间艺术、乐器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出境文化产品与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出版《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英文版)。扶持盘龙谷文化城、极地世界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全面发掘我市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唱响中华百年看天津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优质人文环境,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风范。
  12、精心推出10大精品展览。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创新传播方式,精心组织好“全国十大博物馆文物精品联展”,实现资源共享。办好《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画展》、《孔子文化展》、 《文明之光——天津近代教育展》、《中国民族戏剧服装展》、《聚赏珍宝—中国古代玉器陈列》、 《敦煌艺术大展》、 《雪域高原璀璨的明珠——藏传佛教文物和艺术展》、《斗牛士的想象力——来自西班牙的金属雕塑展》、《歌舞升平——意大利庞贝古迹展》、《肯尼斯·贝林世界野生动物专题展览》。
  13、做好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 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贯彻落实《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搞好田野调查。制定独乐寺整体保护规划。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完成长城、大运河、大海防遗址等文物资源调查,制定保护措施。 搞好滨海新区文物资源调查,制定 保护规划。做好海神庙遗址以及大沽船坞遗址、天津碱厂旧址等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核定公布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和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天津段、 112国道高速公路、蓟塘高速公路、津港高速公路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前期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继续做好蓟县清代皇家陵寝综合保护项目的前期清理、测绘等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编制清代皇家陵寝的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1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强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管理,公布一批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认真做好古籍保护工作,成立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编制《天津图书馆古籍目录》。编辑出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集成》和《泥人张彩塑优秀作品集》、《天津工业遗产》、《大沽炮台遗址与大沽船坞遗址》、《天妃宫遗址》、《蓟县辽代塔基》、《千像寺辽代石刻造像》、《天津古代碑刻》。
  五、进一步加大中外文化交流,扩大天津影响
  大力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培育一批文化交流品牌,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天津文化风采,使天津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国外文化精品荟萃的舞台。
  15、推出10大演展项目走向世界。以增强天津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天津文化传播范围。精心组织好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赴拉美巡演,天津歌舞剧院参加匈牙利“中国艺术节”,大型乐舞《异彩流金》赴美国参加“中国艺术节”, 天津杂技团赴欧洲十国巡演, 天津艺术团赴西班牙演出,天津自然博物馆《中国恐龙化石展》赴荷兰、韩国展览,华夏未来“环球之旅”等文化交流活动。积极筹备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和天津京剧院赴欧洲演出活动,推动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赴韩国、东南亚巡演。
  16、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以展现天津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的独特文化魅力为主导,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京剧《妈祖》和天津杂技团赴台湾演出,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赴港澳演出,进一步强化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意识和情感,促进文化认同,人心回归。
  17、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积极引进国际一流文化艺术展示演出。 做好奥地利施特劳斯交响乐团、 希腊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歌剧院芭蕾舞团等来津访演工作,举办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演奏会,力争举办首届国际非职业钢琴邀请赛,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以文化建设拓宽世界了解天津的窗口,推动高品位文化城市建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