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因为必须有一个地盘来谋生,如在刘广海、袁文会身上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我的祖母亲戚和刘广海住得近,我祖母年轻时经常见到刘广海,刘广海是个大混混儿,天津的大混混儿和邻里之间不发生冲突,有些文学作品中写到大混混儿欺负他胡同的人是不可能的。我祖母告诉我 ,刘广海也称广爷,他坐在洋车上见了我祖母,老远就打招呼:“ 大姑来了!”这些码头混混儿在社会上的身份是恶霸,在生活中不是这样。在举一例:上海滩两次断腿的李金敖住在双钟庙,现在这地方拆了。他是咸丰末年的混混儿,他的事就表现了天津的码头文化,不是我们全盘要批判的 ,而是一种鲜活的人物性格。李金敖回家路过一鱼市,卖鱼的说“李爷 ,您上次买的鱼还没给钱呢?”其实这鱼贩子要么记错了,要么是成心的。李金敖回答“几斤?给钱!”说着就打发身边的人送过去。码头文化仍然讲得一种大局观是开放的本土胸怀,才能成为码头。他也知道这两斤黄花鱼记错了,也可能是讹钱,天津人讲话“小小不然的,去去吧!”口语就代表性格,反面人物不等于没有天津人的性格。同时要争码头他不会让的,这体现了一种生存,在生存的问题解决之后的情况下,表现得非常可爱,没有任何城市能与之相比的。
  码头文化实际是运河文化,又因为直隶省就是河北省、山东省,天津码头文化受这两省影响非常深厚而明显 ,直鲁两省的府地又是农村 ,于是乎码头文化又深深打上农业经济的烙印。比如说娶媳妇 、红白喜事都直接跟某些地方的农村文化有深深的联系 ,主要因为运河从河上来的河南人、河北人、山东人、安徽人带着他们母地那种农业文化特征来到我们这 。又比如天津人以前喜欢穿红戴绿,喜欢浓重的色泽,还有在喜庆的节日里喜欢大的色块,基本都是北方人也是北京农村文化的一种集中表现,所以码头文化又包含了直鲁文化并带有农村文化色彩。
  码头文化要讲流动性,它是从上游来的,是从南方、中原的府地来的,是河流文化。所以天津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孤芳自赏,天津许多美好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我们自生的 ,不是通过卫河流过来的。殖民文化不再说了,实际上是西方列强的文化 ,对我们本土文化的一种强行引入 。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殖民主义肯定得否定的,它是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强行的奴役,这是不行的,在人类历史上是不能接受的,就如同我们不愿意做日本人的亡国奴是一样的。但是,殖民文化积累在一个城市,成为一种文化遗存,又不能百分之百的对它否定 ,它作为一种文化融入了这城市的主流生活 。所以今天的“五大道”仍然在市容观光上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