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名称:古天津的形成及方言变化研究
系列名称:天津历史文化
主办单位:天津图书馆
协办单位:天津河东区图书馆;天津红桥区图书馆
时间:2003年
主讲人:李世瑜
讲座音频:古天津的形成及方言变化研究 (1) (2) (3)
讲座类别:天津方言
  八十老汉,精神有限,闲言少叙,书归正传。首先讲古天津的形成。
  天津这个地方是退海地。五千年以前,设想如果你站在金钢桥或者狮子林桥上,往东一看,一直看见塘沽新港,浩渺无垠,一片沧海,没有土地。如果今天再往东一看,高楼林立,拔地而起。五千年前是海,什么时候变土地,怎么变的,是不是从天上掉的土地,还是从地上冒出来的,都不是,而是慢慢地分阶段,或快或慢地淤积成的。九河淤积的,九河不是九条河,是很多条河,它们的下梢汇集到金钢桥,就是三岔口。那是五千多年以前的入海口,九河夹带着泥沙淤淀在海口。第一阶段从三岔口到白塘口 ,这块土地形成三角地带 。五千年前开始九河夹带着的泥沙都淤淀在这。如果不泛滥时,夹带的泥沙并不多,如果赶上泛滥时,特别是黄河多次从天津入口,夹带泥沙量可大了。为什么黄河一泛滥,泥沙就这么多?因为上游黄土高原基本是沙土地,容易被水冲垮。黄河一旦泛滥,上游的大量黄土地流失,有时一些乡村都被冲没了。所以黄河泛滥、大量泥沙冲到海河里 ,淤积在海口,形成淤泥沉淀。它有规律,不是一下子就成为陆地,就可以起楼了,它是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带泥沙沉积在海底,没露出海面,这个阶段称为暗滩。再一次泛滥,又夹带着很多泥沙,原来的暗滩变成泥岸,已经出来了,这还不是陆地,上潮的时候还会淹没。又经过一次泛滥,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淤积和泛滥,又加上再次覆盖在泥岸上 ,这就是成陆的第三个阶段 ,叫做湿地阶段。湿地就是坑地、水塘。再过长期的淤淀才成为陆地。但这四个阶段的形成是很不平衡的,不管是暗滩、泥岸、沼泽、湿地阶段,还是成陆、沧海变桑田阶段,都是很不平衡的。这高,那洼,还在第一阶段,那到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