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熙与北洋实业

  周学熙的生平及其与袁世凯的关系——北洋实业的开端,直隶工艺总局——北洋实业的支柱:启新、滦矿的创办——北洋实业的高峰:创办华新纱厂,中国实业银行和耀华玻璃公司——实业总汇处的成立与垮台——资本积累和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天津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全国一样,是从清政府官办的、封建性质的军事工业开始的。军事工业的产生,刺激了与它相联系的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为了获得优厚利润,一部分与封建制度有密切联系的大官僚也投资于近代工业。早期官僚资本占了近代工业投资的重要地位,某些封建官僚是构成民族资产阶级前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学熙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二十世纪初叶,周学熙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创办了北洋实业。当时我国称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等沿海各省为北洋。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成立了直隶工艺总局,兴办学校,开办工厂。这些实业为北洋所办,社会上乃称之为北洋实业。后来北洋实业发展成为天津当时最大的资本集团,在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中,与江苏南通大财团张謇并列,被人称为“南张北周”。
  一、周学熙的生平及其与袁世凯的关系
  周学熙(一八六五——一九四七),字缉之,六十岁以后号止庵,安徽至德县人。他的父亲周馥少年时屡试不第,乃投入镇压太平军大刽子手李鸿章的淮军中当幕僚。由于周馥在镇压太平军中效力,深得李鸿章的赏识,在李的提掖和推荐下,使他很快由知县、知府、津海关道升为四川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又一跃为山东巡抚,两广总督,爬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官僚行列。周馥在两广总督任内,广东流传这样两句民谚:“穷了广东一省,富了周馥一家”。周学熙就是在这样一个反动的封建官僚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一八八O年(光绪六年),周学熙十六岁入泮,廿九岁 (光绪十九年)中顺天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后来人京会试不第,乃决定放弃科举道路,捐了个后补道。
  周馥和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是儿女亲家,因此张翼于一八九六年(光绪二十二年)派周学熙为开平矿务局驻上海售煤处主任。周学熙由于有了后补道这个身份,才于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当上了开平的会办,转年升为总办。
  一九OO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周学熙逃往上海。一九O一年他投奔山东巡抚袁世凯。周学熙之所以投奔袁世凯,是因为袁世凯同周馥过去都在李鸿章手下作幕僚,关系很好,后来两家发展成为儿女亲家。周学熙同父异母的八妹,嫁给袁世凯的八子袁克轸。由于至亲之故,周学熙到了山东之后,袁世凯就委他为山东大学堂督办。这是周学熙同袁世凯共事关系的开始。
  一九O一年(光绪二十七年)冬,袁世凯由山东巡抚升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周馥继任山东巡抚。周学熙因其父当了他的顶头上司,按照清朝的惯例必须回避,所以周学熙又到天津当后补道。一九O二年袁世凯为了铸造银元增加财政收入,委任周总办银元局。由于当时市面流通的制钱极度缺乏,形成钱荒,公私极感不便,因此袁世凯让他设法尽快地把造币厂建立起来,先鼓铸铜元以供应市场需要。当时银元局既无地址又无机器,周学熙择定河北大悲院烬余故址,使用东局子修械厂被八国联军破坏的旧机器,召集机匠日夜赶造,仅仅七十天的时间就开工鼓铸了铜元。袁世凯看到周学熙在两个多月时间就能开工生产,认为周学熙有经营企业的才干,就委派周学熙给他主持北洋实业。周感知遇之恩,因愿为袁效力。
  一九O三年(光绪二十九年)三月,袁世凯派周学熙到日本去考察工商业。周在日本虽只短短三个月,但给他的影响非常之大。他认为日本的富强是由于搞“练兵,兴学、制造”三事,中国如要富强也必须从军事、教育、经济三方面效法日本,走明治维新的道路。
  周学熙从日本考察回来后,袁世凯就委派他总办直隶工艺总局。袁世凯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靠政治投机起家。早在一八九八年(光绪廿四年)维新运动时,就由于他出卖了维新派受到慈禧的赏识,从而为他爬上封疆大吏的地位铺平了道路。在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清政府的政权因遭到八国联军的侵略而危如垒卵。为了保住政权,慈禧于一九O一年初(光绪二十六年底)等不及回到北京就在西安匆忙地颁诏变法 (见《清史稿》德宗本纪)。从一九O一年到一九O五年,几年之间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所谓“新政”,一方面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设立商部、颁布提倡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条例,以缓和阶级矛盾;一方面练兵筹饷以镇压人民革命。袁世凯就抓住这个机会,一面练新军,到一九O五年达六镇之多,成为当时封建势力的主要支柱,一面用周学熙总办直隶工艺总局,以搞“新政”为标榜,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办法,兴办学校,开办工厂,并推动直隶各府厅州县兴工艺、开工厂。一时大兴工艺蔚然成风,直隶省成为全国搞新政最活跃的省,社会上称之为北洋实业。北洋实业即以直隶工艺总局为开端。
  周学熙在直隶工艺总局先后五年。在此期间,周经袁世凯的提拔和推荐由候补道升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但始终继续担任工艺总局职务,直到一九O七年(光绪三十三年)冬因丁母忧而离任。
  在周学熙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督办期间,他除了总办银元局、官银号外,还奉袁世凯命负责交涉收回开平矿务事宜。由于英帝国主义依仗强权加以阻挠,使交涉没有进展。因此周学熙通过交涉先将开平霸占的唐山细棉土厂接办过来,招股成立启新洋灰公司,随后又创办滦州矿务公司,企图“以滦制开”,达到收回开平的目的。但是最后由于抵不住英国帝国主义跌价倾销政策的压力,为了追求利润,同意和开平联合经营,成立开滦矿务局,由“以滦剥开”一变而为“以开合滦”。
  一九O八年(光绪三十四年)初,清政府因消防需要拟在北京安装自来水,经袁世凯推荐,召周学熙入京,授以农工商部丞参上行走,命其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周率人查看水源后,即招商股三百万元,股息八厘,由政府保息三年,建厂于东直门外,期年而工成。
  一九—二年(民国元年)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果实,当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一上台就积极准备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军事镇压。为了筹备军费,命财政总长熊希龄向英、美、德,法、日、俄六国银行团接洽借款,总额六万万两,不顾丧权辱国,条件规定以中国盐税收入作为抵押。当时大借款的消息逐渐泄露,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财政总长熊希龄不得不辞职,使借款之议暂时停顿。袁世凯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遂提拔周学熙为财政总长。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