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棐卿与天津东亚企业公司
三十年代初,宋棐卿在天津设立了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改名为东亚企业公司,简称东亚公司),生产“抵羊牌”毛线,经营有方,蜚声全国,宋棐卿也一跃而为天津实业界的巨头之一。我们四人,从年青时就在宋棐卿之父宋传典所办的发网厂工作,后来又跟宋荣卿从山东一起来到天津创办东亚公司,因此对宋棐卿其人深有了解,同时也经历了东亚公司的成长过程。现就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宋棐卿和东亚公司的情况,通过集体回忆,写成这篇资料,以供参考。
一、宋传典与德昌号
为了说明宋棐卿是如何创办东亚公司的,必须从他父亲宋传典在山东开设德昌号谈起。
宋传典(1872—1928),原名宋化忠,字徽五。山东省益都县城西龙山峪宋王庄人。其父宋光旭,家境贫寒,以放羊打柴为生。宋传典系长子,年岁稍长就随其父挑柴进城叫卖,以此勉强维持生计。
益都为古青州府之首县,历来是胶东地区的要冲,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也深入到这里。早年,有英国基督教浸理会一个名叫库林(Collin)的英籍牧师来到益都县城,除了传教之外,还开办了广德和培真两个书院,传布西方文化,吸引中国人入教。库牧师见宋光旭为人忠厚,干活勤快,便招募他到教堂看门,同时为他领洗,拉入了基督教。此举对宋传典说来,是生活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他不仅也加入了基督教,而且极受库牧师的钟爱,为他改名“传典”,并资助他念书,使之从一个村童变为满脑子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在益都的海岱书院、青州中学堂等校教起书来,讲授的课程又是化学、英语一类的新知识。
此时,库牧师之妻——人称库师娘,生财有道,在教会内做起花边生意来。花边是山东著名的手工艺品,在欧美市场上很受欢迎,经营者都能获取厚利。库师娘以救济教徒为名,组织了一些人编织花边,每月付铜钱四十吊,再转手出口,从中渔利。后来,库牧师劝说宋传典放弃教学工作,一道经营花边生意,派人去烟台负责与外商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库牧师奉召回国,临行前,库师娘将自己经营的花边生意交给了宋传典及其同学贾星垣、苑松芳、孙思吉四人合伙经营。宋传典等人在此基础上又集资两千吊(宋传典出八百吊,其余三人各出四百吊),正式开办了德昌花边庄。
德昌花边庄以低价从农村收购妇女们编织的花边,经过整理包装后,再以高价出口,因此原始资本积累很快,不几年功夫,德昌花边庄的资本竞膨胀到银元五、六千元之多。
一九一九年春,孙思吉和苑松芳二人因不满意宋传典的独断专行,退了股,宋传典和贾星垣继续搭伙。这时花边生意浙趋衰落,而发网在欧美市场畅销,于是德昌号又改组为发网庄,同时还成立了志和钱庄,发行钱票。
发网也是从农村收购。由于德昌发网庄对质量要求严格,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信誉较高,外商订货不断增加,发网生意蒸蒸日上,最盛时每月可赚两万多元,为其他出口发网的洋行、商行所望尘莫及。
宋传典因办手工业赚了大批外汇,受到北洋政府的嘉奖,授予他一枚六等“嘉禾章”和一块“通商惠工”的牌匾。后来,山东省政府也赠送了一块“实业勋荣”的牌匾。政府的嘉奖抬高了宋传典的身价,他又当上了县议员。一九二二年山东省第三届议会改选时,宋传典参加了竞选议长的活动,花了二十多万元,贿选当上了山东省议会议长,打败了竞选对手陈鸾书。
宋传典当上议长后,将家和发网庄都搬到了济南,在济南盖起一座占地约三万五千平米的发网工厂,招雇工人上千名。原来益都的发网庄改为分庄。
宋传典经营工厂是有一套办法的,特别是对工人管理极为严格,而且还对工人灌输基督教思想,每星期日带工人们到教堂去作礼拜。每逢年节,宋传典把一些干活卖力气的工人叫到家里,给些额外馈赠。这样,宋传典就掌握了大批忠实可靠的人,甘心情愿受他驱使。这些办法,后来都被宋棐卿继承了下来。
到了一九二五年前后,红极一时的发网生意逐渐衰落了。宋传典遂将德昌发网庄改组为德昌洋行,专做进出口贸易。出口花生、核桃、发网、地毯、草帽辫等;进口五金、自行车、布匹、呢绒等。一九二六年,又在天津法租界六号路开设了德昌贸易公司、使进出口贸易更为便利。一九二七年,宋传典将原设在青岛的德昌号分庄改为德昌商行,也做进出口生意,以贾星垣为经理。商行的英文名称用Sung
Chuan Tien & Co.(即宋传典商行),引起贾星垣的不满,终于退役散伙,德昌遂完全由宋传典独家经营了。此时德昌在济南、天津、青岛、潍县及益都五处设有分行分庄,资本达八十余万元。
一九二八年北伐后,陈调元出任山东省主席。山东省议会副议长陈鸾书,挟隙诬告宋传典与军阀张宗昌是同党,于是陈调元将宋传典列为山东“四凶”之一,下令查封其全部财产,在宋传典闻讯仓皇逃往上海后,又下令通辑。宋传典避难上海,惊慌失措,后利用教会关系,通过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余日章和国民党要人王正廷向国民党政府说情,一年之后才将通缉令撤消。未几,宋传典因患高血压致脑血管破裂,死在上海。
二、宋棐卿创办东亚公司的经过
(1)重整家业,改弦更张
宋棐卿,名显忱,以字行,生于一八九八年,是宋传典之长子。他从小加入基督教,及长入教会学校读书,曾上过齐鲁大学和燕京大学,未毕业即于一九一八年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西大学商学院,并考察工商业。 一九二一年回国后,襄助其父整顿企业,并逐渐把握了德昌洋行的实权。宋棐卿雄心勃勃,他看到进口的英国毛线畅销,便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纺制毛线,但外商卖给宋棐卿的是一套粗纺机,纺出的毛线没有弹力,因而失败了。为此,宋棐卿于一九二六年派他弟弟宋宇涵去美国专攻毛纺技术,准备将来再干。
当宋传典一九二八年逃往上海时,宋棐卿带了一部分人来到天津德昌贸易公司,自任经理,而将原经理毕正宣降为副理。后经李文昌及马伯声介绍,宋棐卿认识了当时在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的赵子贞,其人善拉关系,有活动能力,宋棐卿一眼看中,把他拉入德昌担任了副理。赵子贞到德昌后,亲自向各方奔走,积极兜售德昌经销的“飞得禄牌”汽车,很快打开了销路,使德昌的生意大有起色。
韩复榘担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时,曾向德昌贸易公司订购过一辆轿车,由赵子贞亲自将车送到北京绒线胡同韩复榘家中,并与韩叙上了交情。不久,韩复榘从开封打来电报,托赵子贞从天津购买三百辆“三枪牌”自行车,赵积极为之筹办,运往河南,韩复榘对此很满意,更加信任赵子贞。一九三○年九月,韩复榘出任山东省主席后,曾把赵子贞找到济南,商议为山东省公路购置车辆问题。赵子贞在与韩复榘的交往中,认识了韩的部下、二十师师长孙桐萱,二人过往甚密,孙桐萱多次托赵子贞在天津购置房产。另外,赵子贞在推销汽车的过程中,还认识了当时南京政府的内政部长赵丕廉,两人谈得投机,竟攀起本家来。以后东亚公司申请免税,就是赵子贞通过赵丕廉认识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实业部长孔祥熙而办成的。
韩复榘出任山东省主席后,宋棐卿通过赵子贞找韩复榘,要求发还济南那些被查封的产业,韩复榘答应了宋的要求。被没收的财产发还后,宋棐卿即着手重整家业,准备大干一番。宋棐卿对赵子贞说:“济南的家业若是在天津租界的话,哪有这场麻烦呢!”他和赵子贞商量,想在天津办个毛纺厂,一来天津是华北羊毛聚集的中心,原料不成问题;二来天津是华北的大商埠,水旱运输方便,煤电供应亦很充足。这些条件促成了宋棐卿决心在天津创办毛纺厂。
二人商定以后,立即着手筹办。一方面结束济南德昌的业务,一方面在天津租地建厂。宋棐卿通过天津仪品房产公司,在意租界五马路租了一处占地约十五亩的房舍,内有仓库、办公楼等,月租银为一千二百两,租期十年。租妥厂房以后,便将原来在济南的两台一套的120锭粗纺机和一台900锭走锭纺纱机等设备运往天津。与此同时,赵子贞从上海以重金聘请了章华呢绒厂的技术人员张汉文工程师,张曾留学法国学习纺织。
重要的问题是资金不足。宋棐卿决定以组织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招募股本,并派赵子贞去济南游说韩复榘投资。韩以其子韩嗣燮的名义,入股五万元,韩复榘部下孙桐萱的亲属张慧中入股五万元,再加上宋棐卿等人的股金,共二十三万元,作为创办时的资本。
东亚公司于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五日正式开幕。公司命名为“东亚”,反映出宋棐卿的“雄心壮志”。他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把产品倾销到东南亚。同时,不仅搞毛纺,而且要逐步建立一个纺织兼作的大厂,故其全名为“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但开工后,由于资金不足,只办了纺厂,后来又由于天津仁立毛织公司的成立,东亚不便与之竞争,便集中力量纺制毛线。
东亚公司初创时,有股东十四人。设有董事会,由宋棐卿、赵子贞、宋宇涵、徐燕珊四人组成,宋棐卿任总经理,赵子贞、宋宇涵为副理。
东亚公司建立后,宋棐卿把原来设在法租界六号路的德昌贸易公司也迁过来,两个机构在一起办公,门口挂两块牌子。一方面,东亚公司积极进行开工生产准备;另一方面,德昌贸易公司继续经营进出口业务,以便于资金的周转。
东亚公司建立后不久,工厂的烟囱里就冒出了第一股黑烟,毛纺厂开始试车生产。年底,生产出第一批800号及831号机织粗纺毛线,这种毛线为单股线,可用于织粗呢子和毛毯。不久,东亚公司向英国订购的两套480锭绒线机(旧货)先后运到,即正式生产毛线。当时全厂职工约二百五十人。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