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与国共军事调处
  
  马歇尔建议成立一个过渡性联合政府,给蒋介石以中国总统的权力,而不只是国民党的领袖;制定一项“人权法案”,并起草新宪法,于5月份提交国民代表大会。马歇尔说,他的建议除最高层外,并未改变政府的基本结构,但提出了一项“人权法案”,为了使蒋介石高兴,他说:“这是一剂美国药。”
  据马歇尔自己说,在双方的要求下,他着手草拟“将中国军队彻底整编,建立与我们的民主制度相似的纪律和规定,适用于全中国,包括捣乱的军阀和各省反复无常的官员。”国民党同意将此计划与周恩来讨论。周飞回延安请示,回来说毛泽东准备在过渡时期和在宪法保证下与国民党合作。毛主席相信马歇尔是公正的,对美国提出的方案愿意合作。马歇尔说:“据闻毛泽东将访问俄国。”周笑着说:“与此相反,他很想到美国去,他认为在那里能学到很多东西。”马歇尔听说后,向美国汇报说:“他是否暗示他的党将与美国而不是与俄国合作呢?可是,参加会谈的我的下级却有不同的解释。”然而,马歇尔并不知道,就在1945年1月,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要求到美国去与罗斯福总统交换意见,并向他说明中国的现状和问题。赫尔利大使收到这个建议后,经与魏德迈商量,一同决定不予转达。
  周恩来的话使马歇尔受到鼓舞。但是,又有迹象说明国民党中的反动分子可能要阻挠接受该项协定,即使是温和派,也害怕在改革了的政权中共产党会占支配的地位。
  1946年2月15日,美国大使馆参赞史密斯报告说,国民党中的反动分子于2月10日在重庆校场口攻击了民主派的会场。认为扰乱是陈氏兄弟的极右集团CC系发起的,还有黄埔军校的军官参加,这些分子害怕在政府整顿或军队整编中丧失特权。
  马歇尔知道,在美国的压力下,蒋介石可能暂时同意。但是,当他的老朋友和顾问们、国民党中有影响的人和黄埔军校的老校友意识到会失去控制时,他们就把共产党的威胁加以夸大了。反动派的这种干扰对每一次不稳固的协议都造成威胁,甚至使马歇尔促成停战的多次努力成为泡影。
  在马歇尔的心目中,军队整编一事与停战和政府改组占同等分量。他在1月中旬让魏德迈提出方案。三天以后,魏德迈提出了一个逐渐裁减军队单位的时间表。他认为现有的那么多师是“必须割掉的癌瘤”。他要求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队都要放在一个统一政府的指挥之下,任何一方都不得保持秘密的、独立的军队。合并必须从较高级的集团军开始,而不是从师一级或军一级开始。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领袖,都敦促马歇尔担任最高军事三人小组会议顾问,马歇尔与张治中交谈几次后,认为他们必须考虑四点:(1)组织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家军队;(2)在共产党放弃原有政权地区开展工作;(3)建立的国家军队,其军饷应不致使国家破产,但人数应满足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需要;(4)保证军队不致成为任何个人的政治工具。
  在双方意见分歧没有解除的情况下,马歇尔提出了整编具体要求:(1)军队不应卷入政治;(2)军队指挥员不应兼任政治职务;(3)建立20个师归委员长直接统辖;(4)由与指挥部队没有关系的后勤部队来处理物资。他建议用六个月的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1945年12月31日,蒋介石看了马歇尔的建议后,表示他要将国民党90个师和共产党15个师的整编比例定为90:20,以免使马歇尔在共产党面前为难。马歇尔对此感到欣慰,他说共产党已经接受6:1的比例了。
  1946年2月1日,马歇尔对周恩来谈述西方对军队的观点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民主的军队。军队指挥官不能在政府中担任文官职务,只有指挥他的军队的权限,没有其他权力。经过商讨,周恩来愿与张治中进行谈判。
  二天以后,周恩来说他和他的顾问们仔细审查了那些建议。于是,乐观的马歇尔就向杜鲁门汇报说:“达成一个协定似乎指日可待。”
  不久,马歇尔就草拟了一个有步骤地裁减国共双方军队的计划。他建议由美国派一个军官小组到重庆协助办理。计划一经批准,即由执行部派一个小组协助执行。当时,张治中肯定地说:他和周恩来会达成协议。2月1日,马歇尔与周、张二人会谈后,让魏德迈派卡拉韦少将带领几名军官,去与重庆的高级官员一道制定实施细则。从2月12日开始,这个小组就投入了工作,他们注意到照顾双方的特殊利益,而且不时有人要求采取折衷的解决办法。
  2月15日,马歇尔与张治中会谈时指出,下次与周恩来进行谈判,周将提出比计划规定的4个军长更多的名额。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张作好让步的准备。他还说,他已提出第一阶段共产党军队应有多少个师的数目,这可能是张治中要讨价还价的问题。
  当天下午,马歇尔与周、张二人开始一步一步地审查军队整编计划草案,并在很多方面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在某些方面,马歇尔没征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意见;还有一些方面,他坚决不同意任何一方提出的论点,在讨论过程中,他强调,三人小组无权发布命令,必须等待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同意。
  究竟何时开始地面部队的整编?对此发生了争执。起初,马歇尔主张6个月后开始,国民党人支持这个立场。周恩来争论说,须等到一年以后军队复员了再开始,在18个月底时完成一体化。张治中赞成6个月的建议,他问马歇尔意见如何,周恩来提醒张治中说,两军已经打了18年之久,整编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如果在18个月内能完成整编过程,就是一个非凡的成就。马歇尔对周的说法亦颇重视,认为他对军队整编问题的理解比两个月以前深刻了。
  2月18日,主要讨论了宪兵的人数以及他们对平民的管制问题。周恩来指出,宪兵只能监督军人,“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在中国建立一个适当的民主制度。”
  在漫长的讨论过程中,主持会议的马歇尔一直保持着极大耐心和良好情绪。他总是想把事情搞得和谐些,他的一名下级告诉他,译员漏译了张治中的一句话,张治中说口果争论的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妥协,那么马歇尔将会暂时失业。马歇尔说,——并要求转告张将军,如果他能找到这种妥协,他就是失业了也甘心。
  会议结束时,马歇尔请周恩来留下来,说要在整编前帮助培训共产党选派的军官和军士。周恩来表示欢迎,并说将汇报毛泽东。下一个议题是讨论为整编后的军队提供参谋人员。周恩来说,他肯定支持马歇尔的整编建议,使中国能迅速摆脱军阀制度,建立一支统一的民主军队。也许是受这个回答的鼓舞,马歇尔私下告诉周恩来说,他将在一个月内回美国去给中国争取一笔贷款。他还说,他认为他能安排让魏德迈出任驻中国大使。
  2月19日,马歇尔高兴地写信给杜鲁门总统报告取得巨大进展——四项关于军队的主要有争议的问题的正式会议均能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加速签署军队整编协定,马歇尔建议用美国飞机将周恩来送回延安去与毛泽东商量。与此同时,蒋介石也正在试图使他的下属将领一致支持协定内容。马歇尔承认,蒋介石确实处于困难境地,他要与每一个集团的极端保守派和顽固派进行斗争,因为那些人在拟议的变化中将失去地位和收入。他暗示,如果这些努力归于失败,则不得不采取行动。他说:“我希望我的努力会取得成功,特别希望我不致被迫在必要时或多或少地公开进行干预,保守的政客和军官自然会强烈地反对我。我一直避免发表公开言论,以免让他们钻空子。”
  2月20日,马歇尔与张治中谈论过美国拟为共产党军官和士兵提供培训之事,同时间张:“如果周从延安回来带来的建议是将事情再拖下去时该怎么办?”张治中说:“这就要尊重您马歇尔的决定。”马歇尔回忆起周恩来曾要求三人小组在去华北时到满洲去一.趟。马歇尔说:“这将在以后作出决定,因为我不想让俄国人对我的使命胡乱猜测和宣传。如果俄国人撤走,我可能愿意去沈阳。”
  是日,周恩来满怀信心地从延安回来了。翌晨,他告诉马歇尔说,毛泽东原则上同意军队整编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对美国提供培训共产党军人的建议表示热烈响应。在当日的军事小组委员会上,周恩来提出整编时间需增加两个月。张治中回答说,他听任马歇尔决定。
  关于协定的名称,在22日曾作最后的争论,后来,终于采纳了马歇尔所定的名称:《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的基本方案》。马歇尔认为由于这是两个中国集团达成的协定,他不该在协定上签字。在来自双方的压力之下,他才以“顾问”名义签了字。在签名时他说:“如果要受绞刑,我跟你们一道。”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