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称 周恩来
  又名 翔宇 大鸾 伍豪 飞飞
  国别 中国
  性别
  民族
  生卒年 1898-1976
  籍贯 浙江绍兴
  关键词 国家领导人 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 外交家
  相关作品 警厅拘留记 周恩来
  相关事件 天津“一·二九”惨案

  周恩来(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1913年8月中旬,周恩来考人天津南开学校。周恩来在校长张伯苓的培育下,不仅成为热心公益,各科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且成为一位极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真诚热情的爱国者。在校期间,他还积极参与敬业乐群会、校风报社、新剧团、演讲会等学生社团的活动,并担任各种负责工作。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他抱着“邃密群科济世穷”的决心,为寻求救国良方,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9月进入南开大学,成为南开大学的第一期学员。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与运动中的积极分子组成进步团体“觉悟社”。在觉悟社中,周恩来在自己主编的《觉悟》杂志上,发表了他写的《觉悟》、《觉悟的宣言》、《有什么分别》等文章。他还曾主编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在《会报》上,发表了他写的《革心!革新》、《黑暗势力》、《讨安福派的办法》等文章。由周恩来主编的《会报》和《觉悟》杂志,不断地向当时人民注入爱国思想,对天津学生界中的影响巨大。周恩来在南开大学期间,曾担任天津学生报社联合会负责人、天津学生联合会执行科长,不断地参与领导天津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1919年10月1日,天津、上海等七省市学联代表到北京总统府门前进行请愿,周恩来随代表前往并负责宣传和通讯联络。当晚全部代表被捕,他立即开展营救活动,并与全国学联和各省市学联负责人商定,在“双十节”举行大规模集会和示威,随后赶回天津具体组织。
  10月10日,周恩来等人在南开大学操场上主持了天津各界参加的,共四、五万人的大会。大会发表宣言,痛斥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山东主权,镇压逮捕爱国群众的暴行!广大青年学生冲破警察的包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环城示威游行,到警察厅门前,周恩来等被推举为代表,找厅长杨以德质问。此后,他还起草了《天津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短期停课宣言书》,揭露杨以德主使军警镇压群众的暴行,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坚决抗争!
  1919年12月10日,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号召抵制日货。15日,周恩来作为新学联代表到天津总商会讨论抵制日货的具体措施。于12月20日和12月27日,先后两次在津当众焚烧日货,并举行示威游行。1920年1月23日,学联调查员在检查日货时,遭到日本浪人毒打。之后,警查厅不惩办日本浪人,反而殴打和逮捕为此事请愿的爱国人士。1月29日,为声讨以上事件,天津的学生们举行群众大会。大会决定以周恩来为总指挥,公推周恩来、郭隆真等四人为代表,带领五、六千爱国人士向省长请愿。遭到军警的严厉镇压,同时逮捕了周恩来、郭隆真等四名学生代表,制造了天津“一·二九”惨案。周恩来因此被关押半年,在被关押期间,周恩来将其与狱友的经历记录下来,写就了《警厅拘留记》。由于周恩来的入狱,《觉悟》杂志也因此停刊。经过各方的努力,以及周恩来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学生代表终于被释放。其后于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秋回国后,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在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任中央军委书记等职。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以中共全权代表身份去西安与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抗日战争期间,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政府总理、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6月,他先后访问邻国印度和缅甸,同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了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1954年和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先后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他表现卓越,为国际社会所公认,赢得“当今世界上最能干的外交家”的赞誉。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同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使党和国家进行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他对中华民族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对党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壮大,对统一战线的开辟和维护,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是现代中国最具有持续影响力、最具有感染力的领导人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卓越的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