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
第二批
市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
第二批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
第二批
 
 
 

河北梆子(卫派)
视 频


  河北梆子在绚丽多彩的中国戏曲艺苑中,是具有深远且强劲影响的剧种。表演题材广泛,剧目文武并重,唱腔高亢激越 、铿锵有力 ,其风采独具的燕赵之声,是我国北方梆腔系统的重要支脉。河北梆子渊源于“山、陕”梆腔,在未正式命名河北梆子(1952年)前,人们泛称“秦腔大戏”,又因其唱腔中有一枣木梆子击节打拍,故简称梆子或梆子腔。在清同治、光绪年盛行于直隶省,称直隶梆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随着人们审美变化的需求 ,出现了“卫派”梆子,又称“直隶新派梆子”,带有浓郁的天津地方色彩。
  “卫梆子”传燕赵之声,融津卫之韵,承直隶之腔,流山陕之源;经由历史
悠久,积淀深厚的三岔河口、九河下梢之津卫文化哺育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梆腔先辈 ,从结构到内容上完成了对“山陕派”、“直隶老派”梆腔的划时代改造。在结构上 ,融入了女演员,使舞台表演更加自然、合理;在唱腔旋律、唱法、道白、表演及剧本方面大胆改革,形成了一种新而独特的舞台艺术样式 。合于时代的“卫派”梆子风靡剧坛,席卷了“山陕派”、“直隶老派”演出市场,成为河北梆腔的主流 ,并形成了河北梆腔空前的繁荣局面。此时(约为清朝同治年间)天津的河北梆子影响已远及京、汉、沪、苏 、浙、鲁及东北各地。天津做为新派河北梆子的发祥地载入了史册。
  天津“卫派”梆腔前辈改革不辍,为适应天津人多层次审美要求 ,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和唱腔。它以独具特色的老生演唱和大批女演员的出现为标志 ,既有与京剧言(菊朋)派相媲美的银达子(王庆林)派声腔 ,又有和程 (砚秋)派同出一辙的韩(俊卿)派风范。有代表时代审美,声色铿锵、行腔流畅 、收腔干净利落的新派老生王(玉磬)派,还有在河北梆子“花旦”中,始创有别于“青衣”音色,贴切地塑造二八俏佳人声韵的金(宝环)派 ,和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为特点的宝(珠钻)派“青衣”等。 在主奏乐器传承方面,至今坚持使用板胡,这种丝弦演奏形式演奏难度大(京、冀两地已改用钢弦演奏形式),演出效果十分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形成于燕赵地域的梆腔正式定名(1952年)为河北梆子 。天津地区河北梆子人才荟萃,演出活动频繁,影响颇为广泛 ,在天津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天津市先后组建了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下设一团、二团、小百花剧团,排演了一批“卫派”代表剧目,受到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天津河北梆子成为天津代表性的剧种。作为天津人民的友好使者 ,巡演祖国大江南北,接待国际友人,为天津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关剧目欣赏:《秦香莲》  《走雪山》  《金铃记》  《牧羊卷》  《白帝城》  《蝴蝶杯》 
          《打金枝》  《喜荣归》  《南北合》  《断 桥》  《举鼎挂画》 《苏武牧羊》
          《寇准背靴》 《赵氏孤儿》 《吴汉杀妻》 《哑女告状》 《太白醉写》 《徐策跑城》
          《辕门斩子》 《袁凯装疯》 《穆柯寨·辕门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