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政务信息>>专题专栏>>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绽放异彩 攻坚克难仍在路上

 
 

  “好改的、容易改的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14年年初,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这句话凸显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调: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利好政策频出,文化活力进一步增强,一张靓丽的改革答卷正呈现……
  利好政策频出 “小深细实”下功夫
  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中央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利好政策之多而密集在10余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可谓空前。
  如果说以往的文化改革政策侧重于拆掉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藩篱,主要是宏观性的,那么2014年出台的系列政策更加注意在“小深细实”上下功夫,更加注意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微观障碍。诸如土地、人事、财税、投融资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在改革中经常遇到的体制性弊端,在政策中皆有详细的破解应对。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文化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一直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老大难,在全国2000多家文艺院团实现转企改制后如何继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就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一边是企业自身努力开拓市场,一边是政府扶上马送一程,不断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不少院团展现出旺盛活力。
  安徽省宿州市演艺集团下辖梆子剧团、坠子剧团和泗州戏剧团三个地方戏院团,均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专业演出团体。“2012年转企改制之前,我们10年排一部戏, 改制以后我们一年排了10部戏;改制前,演员一个月1000多块钱,现在平均8000到10000元。2014年集团的演出收入初步估算突破1000万元。”宿州市演艺集团副总、梆子剧团团长孟凡科的话里透着自豪:“改制后,我们自己找市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演什么。别看我们是地方戏院团,但能演话剧、儿童剧、综艺、歌舞,一专多能。”
  政府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管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点要继续放权、减少审批、放宽限制,抓政府该抓的事,把该由社会抓的事放给社会。”蔡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3年至今,文化部配合国务院积极推动行政许可项目的取消和下放。 在全部13项行政许可项目中,取消3项,下放6项,仅保留4项,取消和下放的比例占69.2%。如今举办演出、 开办网吧都可以按照先照后证的原则取得资质。为了一个批文反复跑政府、盖公章的情况大幅减少。通过大幅度减少行政许可类项目,文化行政部门改变了近20年来文化市场审批管理的固有模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基本实现了文化市场领域对民间资本全方位、全过程开放,为文化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政策基础,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也逐渐转变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下一页


                                                  2015-01-0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