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海河人家》编剧黄维若:散文式表达 看的是水墨功夫
 
    10月31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大戏——《海河人家》 首演。2个多小时的时长,浓缩了40年来天津人经历的引滦入津、国企改革、民营创收、合资办厂、“一带一路”等大事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天津方言的自然、生动表达,天津人骨子里的仗义,在小洋楼客厅改造成的大厨房里,仿佛一幅民生长卷徐徐展开。
  演天津人,说天津话,表天津事。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天津文化有着独特的风格。该剧编剧黄维若先生是湖南人,但是他写活了天津人的故事。从现场观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被感动湿润了眼眶,再到一次次真诚的掌声当中,黄维若知道,这戏,“成了”。
  小洋楼里寻找天津印记
  今年年初接到创作任务以后,黄维若多次来天津采风。“我特别去看那种很旧的至今还没有改造的原生态民居。使我想到这些居民在这样一种空间里面依然创造了那么多东西。他们是一些小人物,却是值得尊敬的。天津人的人性里有非常仗义的一面,真能为朋友卖命,这种东西很强烈。”
  另外,黄维若看关于天津的书,包括林希、蒋子龙等作家创作的津味小说、散文,查阅一些有关天津的文史资料。“看过的书摞在一起比我还要高。”
  从动笔到完成,《海河人家》 的剧本创作用了18天的时间, 这就是黄维若的创作风格。 他说:“剧本只有2万多字,如果不能很顺畅的在我的节奏之下进行下去的话,就一定是前期有问题。这种舞台剧完全在于事先的构思和准备工作的充分,到真正写的时候一定是一气呵成,有一种顺畅的流水之感。”
  尽管如此,从文字到舞台形象的立体化,黄维若坦言,该剧表演的成功得益于主创们的共同努力。他说:“我不可能在接到创作任务之后,几个月之内就变成一个天津人,这里面有导演、演员和剧团其他工作人员大量的二度创作在里边,它才变的天津味道浓郁起来。导演和演员把原剧本中间的一些节点拎起来,做到了有好几个地方让人掉眼泪,这是文字达不到的。对于现实主义应该有的一些体验和表现的手段做得恰到好处,戏做得很结实。”
  多声部戏剧交响曲
  《海河人家》总时长两个小时42分钟。黄维若称其为“近年来极为罕见的长的戏。”并且剧中人物众多,32位演员参演。但是舞台呈现环环先扣,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让观者全程处于欣赏艺术的亢奋状态中。
  “这样的戏特别难演,它是一种散文式的表达。不像传统的寻常见到的戏剧,有非常成型的戏剧事件和强烈、完整的层次分明的戏剧冲突,有人物关系的完整的步步递进的发展过程。”黄维若告诉记者,《海河人家》是一种完全散文式的东西。“这种戏剧最早出现在俄罗斯,始于屠格涅夫的戏剧《村居一月》。后来是契诃夫把它发扬光大。契诃夫的《樱桃园》《海鸥》都是完全散文式的。”
  “《茶馆》是47个人,《小井胡同》是37个人,《上海屋檐下》是29个人,《樱桃园》是31个人。戏剧时长和人物多少跟戏的风格体裁和美学要求是相一致的。这种戏一定是有特别多的人物的文化信息,一定要海量的信息。这部戏在创作剧本和舞台呈现的时候,都对创作者提出了一些要求,像指挥一个多声部交响乐队似的。像流水一样的,时时拎起中间的浪花,就是这种戏看得最令人觉得有审美快感的地方。”
  散文式的表达 见的是水墨功夫
  《海河人家》这种散文式戏剧表现的是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不是表现完整的跟生活形态有一点距离的戏剧性事件。这种戏的事件也是片段的,有头无尾,有尾无头,表现的是状态性事件。这种戏好处就是文化的信息量要极为丰富,不着重在一人一事上面, 非常不好办的地方就是演员是在一个瞬间进入到一个强烈的状态当中, 演员暗场戏(要做的准备)非常多。
  经过舞台的检验现在呈现这个状态,黄维若觉得是非常好的。“这是剧团的全体的同仁,极为艰难的工作的结果。《海河人家》这种戏恰恰又是暗场戏决定了明场戏的生死存亡。所以演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设计自己在暗场戏中间的人物的来历,事情的来龙去脉。”
  如此大体量的戏剧,需要的是非常强大的创作实力。黄维若说:“这个大厨房里面无与伦比的存在着多种文化元素的集中,是这种普通市民的视野中间的文化。这种戏剧靠细节动人,靠她的水墨功夫,靠她的细腻。”
  谈及该剧的难度,黄维若想到了《茶馆》。“当年老舍先生写出《茶馆》之后,北京人艺于是之那批演员看了剧本目瞪口呆,说这些情节完全捏不到一块,没有一个线索。当时导演焦菊隐还有北京人艺的演员们花了很长的时间、下了很大的功夫,导演和演员呈现戏剧《茶馆》的过程非常艰难。而天津人艺做《海河人家》这个戏的艰难程度不亚于《茶馆》。”
  也因此,黄维若盛赞天津人艺的创作团队。“天津人艺的艺术家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们做的非常贴地气,同时展现的生活画卷的视野是如此的宽阔,又如此的细腻。把40年来天津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在改革开放中间获得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他们内心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认识的进化,能够以非常形象、亲切、细腻的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这是非常好的,是有意思的和有价值的。”
  艺术创作要有美学视野和艺术表达
  “《海河人家》这个戏的出现,带有一种标志性的意义。”黄维若认为,“在反映主旋律前提之下,一个戏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出自己的特点,需要艺术家有更好的技巧和更宽阔的美学视野,更好的对古今中外艺术传统和经验的继承和学习,来做这个东西。天津人艺的艺术家们做到了这一点。”
  一部质量沉甸甸的戏,触动了天津人40年来久违的心弦。黄维若对这部戏,对天津人艺的艺术家们充满了祝福和期待。“这个戏刚出来,当然会有一些小的需要调整的地方。但是你看那个胚子,了不起的!我认为这个作品是好的,不是因为我写了这个戏。我写的剧本也未能像舞台呈现这么美好,天津人艺的艺术家们的工作使这部戏更美好了,祝贺他们。”
  黄维若,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现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编剧的主要作品, 歌剧 《苍原》、《沧海》、《楚霸王》、《九歌》、《我心飞翔》、《运河谣》、《貂蝉》、《高山流水》、《郑和》等;话剧《眉间尺》《思凡之后》《秦王政》《秀才与刽子手》《罗刹国》《辛亥三章》《拓跋鲜卑》《孛儿帖》《徽商传奇》《范长江》《样式雷》《陈嘉庚》等;音乐剧《姑苏倩影》《三笑姻缘》;戏曲《吴越王》《岁寒三友》《新凤霞》《辛追》《完颜亮》等。

 
 
                                   2018-11-05
                               (新闻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