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多部“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工程”好戏在津完成了录制及后期剪辑——
弘扬国粹 留存最美音像
 
    《牧羊卷》《陈三两》《四郎探母》《大探二》《穆桂英挂帅》《打渔杀家》……最近几个月,多部“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工程”的好戏在天津完成了录制及后期剪辑工作。每当一出戏录制完毕,演员们都会发微信朋友圈庆祝又一部好作品杀青。
  留下中华戏曲经典存像
  不同于一般的演出录像。“像音像”工程要求严、品质高。“像音像”工程用现代科技录制当代戏曲名家代表作:先在舞台取像、 后在录音室看像录音、 再由演员为自己的最佳录音配上最佳录像的方式,反复录制加工,直至达到最佳“像”(表演)与最佳“音”(唱腔)的最佳配合。可以说,“像音像”是为中华戏曲的当今经典存音存像。
  2015年至今,这项工程先后纳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之中。2017年5月,“像音像”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精心组织实施打造精品
  为了打造精品, 作为戏曲大码头的天津高度重视“像音像”这项由中央老领导创意、 策划的工程。市委、市政府对“像音像”工程高度重视、关心关注,同时给予正确指导和有力支持。天津市委宣传部对于“像音像”工程予以具体领导,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精心组织实施,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各院团全力投入,天津基地剧目录制等各项工作扎实而富有成效地积极推进。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利用一批经验丰富的录音、摄像专业人员,凭借专业的摄影棚,将集团建设成为“像音像”工程基地。 在摄影棚里仿照中华剧院舞台搭建了专门用于“像音像”录制的舞台,新建了280平方米的录音棚,并购置专业录音、录像设备,用于外地院团剧目来津录制的工作。
  参加“像音像”工程的专家、演员和工作人员,以弘扬国粹为使命,以推出精品为目标,全身心投入工作,夜以继日, 精益求精。他们用“留精品、不留遗憾”的艺术追求精心录制每一出剧目。 参加“像音像”工程的孟广禄、赵秀君、王冠丽等名家纷纷感慨,这项工程为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也让他们自身对艺术的理解迈上新的台阶。
  央视设栏目工程结硕果
  2016年1月7日,中央广播电视台戏曲频道开设独立栏目“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每周四固定时段播出“像音像”剧目。由天津基地录制的《勘玉钏》《秦香莲》《铁弓缘》和评剧《庚娘》均创戏曲频道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新纪录。不仅如此,根据在“像音像”工程实施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有效方法而归纳、整理,起草的《中国京剧像音像节目生产标准手册》和《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和院团手册》,经文化部“像音像”工程办公室修改、补充并审核,以工程办公室名义下发到全国各院团和录制基地,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技术依据和演出录制要求。
  自2015年“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工程”正式录制至今,天津文化促进会和天津电影集团两个录制团队共录制天津京剧院、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和初期录制的天津评剧白派剧团以及由天津电影集团负责录制外地院团剧目共129部,并经文化部工程办公室验收通过,其中有83部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有12部已交中央广播电视台等待播出,另有34部剧目正在编辑、后期制作或修改中。
 
 
                                    2018-10-21
                                 (新闻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