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
|
艺术动态 |
|
|
四场“小剧场京剧”亮相天津:戏,无技不惊人
|
|
|
天津北方网讯:或许不少人看过“小剧场戏剧”,但大部分人肯定没看过,甚至不知道“小剧场京剧”。今年10月至11月初,由北京京剧院带来的四部“小剧场京剧”《惜·姣》、《浮生六记》、《马前泼水》和《碾玉观音》将在天津大剧院小剧场惊艳亮相。
据北京京剧院综合业务部副主任高云霄介绍,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京剧”创作要追溯到1999年,目的是想给年轻的编导、 演员提供一个创作的平台, 不过随着近两年“小剧场戏剧”的流行,“小剧场京剧”也变得更时尚、更接地气,他说:“我们的这种尝试应该是‘新瓶装老酒’,虽然这条路我们走得很坎坷,但的确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走近京剧。不过老戏迷请放心,我们的唱腔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但保持了传统唱腔的本色。”
《惜·姣》唯美似美剧 《碾玉观音》缠绵婉转如韩剧
执导《惜·姣》与《碾玉观音》的是北京京剧院的青年导演李卓羣,在她看来,这两部戏不是大胆的探索,而是向传统戏曲的回归,“‘小剧场京剧’让大家更加直白、更加简洁地了解到什么是虚拟性、综合性,观众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演员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所以说‘小剧场京剧’直接贯彻了‘歌舞演故事’的美学原则。”
很多看过《惜·姣》和 《碾玉观音》的观众将这两部“小剧场京剧”称为“人鬼恋姊妹篇”, 更有戏迷认为唯美的《惜·姣》像一部美剧, 而《碾玉观音》 缠绵婉转更像韩剧。 所谓“戏, 无技不惊人”, 据李卓羣导演介绍 , 《惜·姣》回归传统,阎惜娇全程踩跷,模仿古代的三寸金莲。《碾玉观音》则更具实验性,更考验演员的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谭门第七代老生谭正岩将在《碾玉观音》中兼学小生、武生、文武老生,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马前泼水》打破戏曲叙事结构 《浮生六记》演绎戏中戏
《马前泼水》是北京京剧院的第一部“小剧场京剧”,产生于1999年,于2000年上演。导演马爱莲说:“1999年,北京京剧院希望寻找京剧新的可能性,于是请来了张曼君导演重排《马前泼水》,将它改编成一出‘小剧场京剧’。虽然是老题材,但是《马前泼水》打破了戏曲的线性结构,从崔氏拦马认夫开始,回忆自己与朱买臣的婚姻史,是北京京剧院‘小剧场京剧’的保留剧目。”
《 浮生六记 》根据沈复同名著作改编 , 讲述了沈复芸娘夫妇之间种种深情 , 虽数百年后再读仍令读者怦然心动。“小剧场京剧”版的《浮生六记》用两个小花脸串场,采用戏中戏的方式演绎夫妻之间的故事,白爱莲说:“不过这种演绎的对象并不是沈复的妻子云娘,而是神似云娘的歌妓喜儿。所以演出的难度在于女演员不仅是花旦喜儿也是青衣云娘,男演员也要在年轻的沈复和年老的沈复之间无缝切换。”
谭正岩:会卖萌的老生演员才能演绎好小生形象
京剧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在这次的“小剧场京剧”中出演《碾玉观音》和《浮生六记》。谭正岩说:“作为青年京剧演员,我们很难的有机会给自己排一出新戏、大戏,而‘小剧场京剧’给了我们这个锻炼机会,让我们增加实践经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小剧场京剧”没有了舞台的限制,演员离观众的距离更近了,因此演员必须面部表情自然,以保证演出完美。
在《碾玉观音》中,谭正岩要以“小生身段老生唱”来塑造人物,因此如何找到小生的感觉成了最大的难题。为了成功塑造小生形象,谭正岩对着镜子找感觉,“最后我找到感觉了,原来小生就是要卖萌,把眼睛瞪起来。不过练了这么久, 我现在有些人格分裂。”为了让天津的戏迷认可“小剧场京剧”,谭正岩说:“大家放心, 我一定会卖力气演的。”
|
|
|
2015-09-23
(新闻来源:北方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