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彰显话剧魅力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新作《一九七九年的爱情》日前结束了首轮演出,浓浓的西北风情成为该剧的一大特色。记者日前采访了该剧的制作人王雅迪,了解到这部戏背后的故事。
  拿起唢呐就“入戏”
  “导演一喊停、休息,他就拿起唢呐开始‘呜哩哇,呜哩哇’地吹……”聊起刘纪铭吹唢呐的事,话剧《一九七九年的爱情》的制作人王雅迪打趣道:“我们拿着小锣和他对着敲,没用,谁都拦不住。”
  原来, 在话剧的开场有一段耍社火场景的戏。 为了让演出获得好的效果, 演员们根据音响设计老师的音乐, 自己“研制”演奏方式。刘纪铭对其中的一段唢呐的旋律产生了兴趣。从全剧看,只有开场需要演员表演乐器,其中唢呐小调也只有一小段旋律。从未接触过唢呐的刘纪铭对这一段情有独钟。买唢呐,请老师教,一拿起唢呐,刘纪铭就“入戏”了。从此,全剧组的人就过上了“痛苦”的生活。无论是休息时间,还是吃饭时间,刘纪铭利用每一个间隙练习吹唢呐,还把唢呐带回家练。“从练到自己家邻居不堪其扰地敲墙,到转移到朋友家练习,朋友家的邻居也敲墙。刘纪铭在这样的努力下,唢呐吹奏小有所成。我们开玩笑说他可以考虑调到戏曲单位了。”王雅迪笑着说。
  练陕西话“蛮拼的”
  《一九七九年的爱情》对台词要求极高,演员对白分陕西话、陕西普通话、普通陕西话。为了演好这部作品,演员们也是“蛮拼的”。每当排练结束,演员们都会主动坐成一排,由地道的西北人李宝安一字一句地抠方言。一个通过了,再纠正下一个。排练累了,李宝安会主动唱起演员们爱听的陕北民歌,整个排练厅的演员们都陶醉其中。随着排练的深入,演员们的陕西话都说得很熟练了,民歌原调也耳熟能详了,甚至能听出唱功的疏漏,这让李宝安一时间感到“压力山大”。
  舍得花精力追求细节
  王雅迪对记者表示,在细节上花精力去追求,在天津人艺很多演员看来都是值得的。在天津人艺近几年的作品中,不管是《相士无非子》中的天津时调,《红旗谱》中的清唱小调,《婢女春红》中的京剧唱段,还是《一九七九年的爱情》中的耍社火、西北民歌,演员们用现场表演为作品增添了亮色,这也成为天津人艺的一大特色。
  王雅迪说:“话剧舞台上用配乐和用真人现场演绎,这种味道是不一样的。演员的现场演绎,每一场的感情和感觉可能都有所不同,而这种感情能够和戏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种现场感也是舞台艺术的一大魅力。”

 
                                         2015-04-1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