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6日,2014首届天津国际歌剧舞剧节特别呈现演出,有着十五年辉煌历程的“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将于中秋期间在天津大剧院上演。这也是继2013年之后,“唐宋剧组”第二次在天津大剧院展现古典诗词之美。届时,丁建华、乔榛、方明、李龙吟、肖雄、濮存昕、康庄、迪里拜尔等艺术家将在指挥家郑小瑛和天津爱乐乐团的伴奏下,吟诵流光溢彩的唐宋菁华。
全国巡演再现十五载辉煌
对于华夏子孙而言,“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多少有一些朝圣的美学之旅的意味。当观众跟着艺术家们的吟诵,一同走进闪耀在时光洪流中的唐宋风华之时,流入心扉的是长久的震撼和感动。
1999年,由驱动文化传媒打造的“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在北京音乐厅首次上演,那个晚上令无数观众铭刻一生。让他们难忘的,不仅是水平极高的演出质量,更是从未有过、创意颇新的演出形式:舞台上,中国最好的表演艺术家在深情诵读;而乐队,在用他们娴熟精湛的技巧完美演绎,剧场中飞扬的每一个音符,是由中国当下最出众的作曲家创作的配乐。十五年来,“唐宋名篇”走过了祖国大江南北,从北京到香港,从上海到深圳,创下了百余场演出记录。 今年,逢“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十五周岁“生日”,“唐宋名篇”将在9月份展开为期一个月之久的全国巡演,天津、北京、广州、西安、苏州、杭州、上海七座城市八场演出。
濮存昕:诗词的意义是让生活有美
“唐宋名篇”走过的十五年间,与之相伴的是太多的幕后故事:孙道临、李默然等几位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相继离世;乔榛与癌症病魔反复抗争;歌唱家迪里拜尔经历了丧夫之痛和涅槃重生;濮存昕每场不落坚持到“白了少年头”……
在此次“唐宋名篇”即将巡演之继, 回首十五年前首演的轰动, 濮存昕说:“在我们社会文化环境空间中,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遗忘的。我们现在要恢复它,社会文化环境对这也有期待。当年做唐宋诗篇的时候,那个前言一下子勾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渴望。方明老师说,前言中实际上讲到了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热情,不仅是观众,也包括我们这些演员的热情。”
“十五年后,这次在天津大剧院开启的全国巡演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带着一种不照本宣科的态度,没有经验主义,从零开始面对一件事。画家说‘画到生时是熟时’,就是你更成熟的时候,你每次都用直觉面对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候是非常对的,这是新的创作的开始。我是个演员,我今天是来给你们读唐诗宋词的,明天再给大家演《雷雨》, 演《茶馆》,但是都不是我,都是文学,都是角色 。我是代表李白、杜甫、陆游,我特别希望是这种感觉,而且我没辱没他们,我代表他们。”
视听营造全方位艺术享受
宋词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每首词都是可以唱的,遗憾的是曲谱并没有保留下来。 为了展现宋词的原汁原味, “唐宋名篇”邀请了活跃在当今严肃音乐创作领域的作曲家,以诗词文句和朗诵者的声音为素材专门创作的音乐作品,做到词与乐浑然一体。因此,在本场朗诵会上,有四首宋词是唱给观众听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吴文英词、赵季平曲、迪里拜尔演唱)、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词、董为杰曲、迪里拜尔演唱)、《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词、刘长远曲、康庄演唱)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词、陆在易曲、全体演员演唱)。
此外,舞台上还将《清明上河图》、《洛神赋》等经典画作运用多媒体手段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巨大的超高清LED大屏幕上一幅幅著名画作与艺术家们的朗诵互相映衬,奉献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同时,天津大剧院面向社会招募7-10岁的小朋友参加开场节目童声朗诵的演出,入围者可获得儿童剧《卖火柴的小女孩》门票一张以及其他精美礼物,详询022-83882310。
2014-08-26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