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向青春致敬,为梦想奋斗
——《海淀之北》为梦想死磕到底

 
 

  5月9—10日,由“大导”林兆华执导的《海淀之北》将亮相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这部再现中关村30年风云变幻的话剧曾于2012年1月在天津大剧院上演, 反响热烈。《海淀之北》带来的其实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梦想和未来的执著以及坚持,这部话剧献给为梦想死磕到底的人,相信荆棘总有一天会变成花环。
  不同家庭的故事
  在一幢老红楼中交错上演

  一幢老红楼,窗口明明灭灭的灯光泛黄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四个家庭的故事在楼上楼下交错上演,包子铺作为交集的场所总是有着叨唠不完的话题。典型地点的表现方式不免令人想起《茶馆》,狭窄的一方天地却包罗了社会的万千景象,此类戏剧成功的关键便在于将时代、地域特质与故事的讲述方式绾合得水乳交融。
  故事从吉他声中讲起,一群一无所有的“北漂族”逐一登场:包子铺的四川夫妇起早贪黑,声称五元一月的早点费永远不变;来自宁波的一对母女,生活艰辛也不乏温情;合租的青年甄诚和王立冬上演着各自的彷徨;还有大半生献给中关村却得不到女儿原谅的陈家兴……改革开放十余载的中关村,承载了天南地北多少梦想,又承担了多少人的苦苦挣扎。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瞬息万变的社会谁是自在的弄潮儿?
  包子铺汇聚着人生百态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无疑是该剧的亮点之一,尤其是李璐瑶所饰演的甄诚,将一个小伙子心地善良、风趣幽默、圆滑变通的多重特点呈现得饱满而真实。还有李浩天所饰演的王立冬也令观众们印象至深,这位北大无线电高材生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一心想要实现一个像“视窗”那样的梦想,结果却在反讽的现实泥潭中屡屡受挫,但最终在前辈陈家兴的帮助下,写出了令人惊叹的汉化程序。整部剧将王立冬放在了主要角色的位置上,他的身上有着中关村的特质,他所遭受的痛苦与中关村脱不了关系,他的彷徨苦闷是整个中关村的写照,中关村甚至要将他的爱情夺去。另一面,他的成就、他的辉煌、他的梦想全都闪耀在中关村这片土地。光荣与颓败一起生长,梦想与现实激烈碰撞,我该怎样爱你,中关村?
  充满彷徨的梦想与爱情
  诱惑、彷徨、激情、创伤——这就是那个时代,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海淀之北”。当然,这块被人们眷恋着的土地最终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与其说该剧是讲述一个奋斗和成功的故事,我们更希望它只是一种追忆和怀旧,一种淋漓尽致的呈现。一个时代和它的臣民的挣扎感总是有着更甚于“成就史”的张力,一无所有的空荡荡,啮啃梦想的痛不欲生,物欲的迷离惝恍,这一切全都雕刻着整个社会蜕变之际的深创剧痛。然而深创剧痛中,却总是有近乎痴傻的偏执,不肯妥协的少数人终于扼住了时代的颈骨。
  和崔健同一个时代的海子,曾经也是如此的洋溢着激情而充斥着绝望:“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中关村,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2014-05-06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