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楚宫恨》改编的启示——访戏曲理论家刘连群

 
 

  经过不断打磨、锤炼、沉淀,由李瑞环同志改编、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排演的最新一版《楚宫恨》昨晚在中华剧院火爆上演。著名戏曲理论家刘连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坚持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坚守剧种传统特征的本体意识,在继承基础上求发展,让这出传统剧目散发新的活力。
  刘连群介绍说:“原剧本的《楚宫恨》主要是文本存在缺憾,内容不够集中,某些重点情节粗疏以至缺乏合理性,影响了人物形象的鲜明、完整和感染力,难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2002年,李瑞环同志针对这一症结,在保留原剧整体框架和演唱精华的基础上,着力主要人物塑造,突出剧情主干,剪削旁生枝蔓,使得全剧的主线更为清晰,内容得到凝练,人物形象更为鲜明、饱满,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谈及最新一版改编本《楚宫恨》,刘连群认为:一是坚持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改编本《楚宫恨》创作以来,其间从未停止大大小小的调整润色。这次新版的文本又做了多处改动,更加突出了马昭仪在危难之际舍身成仁的自我牺牲精神,强化了感人的力量。伍子胥、伍奢、楚平王、费无极等重要角色的戏也有所加强,同时增减并用,对一些交代性的过场戏则有所浓缩,全剧更加紧凑。在排练中,对唱腔、音乐和表演也进行了新的加工。
  二是坚守剧种传统特征的本体意识。这一版《楚宫恨》舞台仍然保持着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样式,为表演艺术保留着挥洒写意、虚拟和程式化的“无限空间”。这在当前新编和经过改编重新推出的剧目中是不多见的。体现出一种对剧种传统特性的坚守,也是一种追求,意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剧种传统的艺术手段,创造预想中的最佳舞台效果。
  刘连群认为,京剧的传承和创新之路会是曲折和多样的,京剧《楚宫恨》改编过程中的坚持与坚守,无疑带来新的启示,刘连群说:京剧正在以传统剧目和新编戏的两种舞台样式存在,前者沿袭写意、古朴,后者趋向写实、求真,两者的并存将会对京剧以至戏曲艺术的传承构成深远的影响。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总会伴随创新探索,包括吸纳新的艺术元素,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关键在于应是守本纳新,是丰富和加强而不是削弱和异化剧种的传统个性与优势。

                                          2014-04-17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