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在板胡音乐家张增亮教授从艺五十周年之际,一台名为“弦艺情缘”的音乐会日前在天津音乐厅上演——
“弦艺情缘”五十载

 
 

  张增亮生于民歌之乡昌黎,自幼喜欢评剧和皮影戏。1957年,张增亮考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成为我国第一个专攻板胡专业的大学生,并由此与板胡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 张增亮留校主教板胡。50年来, 张增亮培养出一批优秀板胡演奏家,如曾获全国桃李芬芳民乐大赛金奖、全国“星星火炬”民乐大赛金奖的卢伟,曾获全国三民(民族器乐、声乐、舞蹈)比赛一等奖的杨建平等。他的弟子也遍布中央民族乐团、战友歌舞团、天津歌舞剧院、河北歌舞剧院等专业演艺团体。
  上世纪60年代,农业电影制片厂筹拍大寨纪录片,天津音乐家为此谱写《大寨红花遍地开》。当时国务院邀请天津文艺团体参加亚非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演出,《大寨红花遍地开》由此亮相,并迅速红遍天下。当时张增亮任板胡首席,其中一段精彩的板胡独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上世纪80年代,张增亮在天津音乐周和首届华北音乐节先后上演由他本人创作的板胡名曲《大清河畔话当年》和《陕北话情》,赢得业内普遍好评。
  作曲是张增亮的长项。上世纪60年代,他与王域平创作手风琴名曲《牧民歌唱毛主席》,在全国比赛中荣获最高奖。张增亮深信艺术源于生活, 板胡乐曲《大清河畔话当年》就是他深入河北省农村体验生活后创作的。 这部作品在当年的天津音乐周公演后引起轰动,中央电台录音播出,中国唱片社出版唱片,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乐曲总谱。在“弦艺情缘”音乐会上,张增亮的儿子、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张巍现场演奏了《大清河畔话当年》,上演了一段子承父业的佳话。

                                      2013-12-17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