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李瑞环同志精心改编 津门艺术家精彩演绎
京剧《楚宫恨》折服泉城戏迷

 
 

  昨晚,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推出的由李瑞环同志多次精心改编、打磨再三而成的京剧传统剧目《楚宫恨》,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唯一展演剧目,亮相济南的梨园大戏院,赢得了泉城戏迷观众的阵阵喝彩;而正在济南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活动的众多戏剧艺术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该剧的剧本改编尊重传统艺术的规律,不仅故事情节合情合理,人物塑造得丰满、传神,而且剧本的创作手法高明,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称得上是传统京剧剧目改编的典范之作。
  剧中主人公马昭仪经过剧本改编者独具匠心的重新处理,把她善良、正直、忍辱负重、深明大义、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完整而丰满地展现出来。同时,另一个重要角色伍子胥,也重新经过了精心打造,与全剧主线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构成了旗鼓相当的青衣、老生对手戏。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担任导演,迟金声、杜近芳、何顺信几位先生担任艺术指导,可谓阵容强劲、行当齐全。青年京剧团为了在“十艺节”上精彩演绎这出戏,全团上下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主要角色分别由赵秀君、张克、石晓亮、康健、杨光、马连生、刘轶杰、房志刚、陈玺强等饰演,他们风华正茂,功力扎实,多年来接受过众多名家的传授指导,唱做念舞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该剧于今年的9月30日和10月8日在中华剧院做了两场热身演出,津门观众依旧反响热烈,这给昨晚的演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导演体会深刻:尊重传统才能继承和发展京剧艺术
  《楚宫恨》一剧在京剧舞台上已经沉寂40余年,上世纪50年代末,北京京剧团将传统戏《武昭关》《马昭仪》等整理成一出戏,形成了《楚宫恨》,由谭富英、张君秋主演。李瑞环同志在对该剧精心改编整理过程中,着力于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在保留原剧整体框架和演唱精华的同时,进一步理顺故事脉络,集中笔墨加工润饰重点场次,对重要转折处精细雕琢,为人物提供充分可信的行为依据,并且突出剧情主干,剪削旁生枝蔓,使得全剧的主线更为清晰,内容更为凝练,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在昨天下午的走台现场,该剧导演叶少兰接受记者专访时候披露说,这场演出的剧本,是李瑞环同志六易其稿的精品,作者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地斟酌,每段情节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改编者的心血。我的导演心得也正是这一点:李瑞环同志以对待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心为出发点,千方百计地保护和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对待京剧传统流派剧目的改编,绝不是出于爱好,而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以集中国传统艺术精粹于一体的京剧为旗帜,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叶少兰说,李瑞环同志既尊重传统,也重视调查研究,为了《楚宫恨》《西厢记》《金·断·雷》《刘兰芝》《韩玉娘》的改编,他先后与多位艺术家交流,知道了应该发展哪些,如何整理和改编:第一要负责,第二要尊重老艺术家的创作。所以我排他的戏很顺畅,观众也爱看,因为他懂得艺术创作的规律。
  艺术评论家认为:成功的改编让传统剧目恢复活力
  来自天津的知名戏剧评论家和剧作家刘连群对记者说,改编京剧《楚宫恨》在“十艺节”上亮相,其意义有三:一是作为京剧剧目, 重新加工亮相,在全国多剧种汇集的盛会中,在传承和发展上,具有典范意义;此外,该剧从着手改编搬演,至今已11年了,作者还在不停止的修改,这种精品意识,在艺术节众多参演和参评的剧目上展示得更加明显:艺术就是搞精品,才能流传;第三,李瑞环同志的改编作品守住了京剧艺术的本体,保持了舞台的写意和虚拟,不搞大制作,在京剧传承和发展上,起到了导向作用,为京剧如何守住传统阵地,起到了榜样作用。
  昨晚,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对该剧的演出做了现场直播。
                                         2013-10-25
                                       (新闻来源: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