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剧本结构删繁就简 集中精炼字斟句酌 全剧整体质量提升
新版《秦香莲》首演赢满堂彩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重新加工排练的新版经典名剧《秦香莲》,昨晚在海河剧院同观众见面,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秦香莲》作为评剧白派的代表性剧目,在观众中深有影响,白派第四代传人王冠丽不仅曾为筱白玉霜大师的演出录音配过像,而且也同多位名家合作演出过这部名剧,深受观众的好评。昨晚演出的版本,经过李瑞环同志亲自执笔,做了精细的加工整理,不仅情节删繁就简,集中精炼;而且在语言文字上字斟句酌,合情合理,耐人咀嚼,极大地提升了剧本的文学色彩。 在他的亲自指导下,经过深层次的加工排练, 提升了全剧整体质量,使得新版《秦香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昨晚的演出,演员们倾情投入,配合严谨,各展所长,充分体现了“一棵菜”的精神。主演王冠丽纯熟的演技、优美流畅的唱腔和对角色内心世界的充分展示,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时博得观众热烈掌声。戏中扮演包拯的王杰以大气的做派和韵味醇厚的声腔,生动地刻画出包拯坦荡无私、秉公执法的性格特征和面对国法与人情处理棘手官司纠结的心态。
  白派剧团艺术总监、 著名剧作家赵德明对记者表示, 新版《秦香莲》之所以获得成功,改编者在剧本结构上删繁就简、集中精炼的再加工是关键所在。如原剧中驸马陈世美在开封被包拯囚禁后,先是皇姑上场质问,碰壁之后回宫搬来国太兴师问罪,两番上场造成情节拖沓。新版则改成皇姑先来,国太随后赶到,两场戏并为一场戏,加快了戏的节奏,使剧情更加紧凑、集中。在人物关系上也做了微调,如原剧中秦香莲携子女进京寻夫投宿客店,与店主张元龙并无瓜葛,新版则改为张元龙也是湖广郡州人氏, 与秦乃是同乡,拉近了人物的距离, 为张元龙热心关照秦氏母子,并亲自带领她“闯宫”铺垫了合理的依据。 在人物的语言上,每一句台词都经过推敲, 甚至是一字半句的改动,都和角色的身份与性格吻合,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包拯受理秦香莲状告陈世美的案子后,升堂的定场诗,原词是“未去朝天子,先断这冤屈”,下句改为“先来理民情”。仅仅几个字的改动,就表明包拯重视民情胜于重视朝廷的亲民理念,完全符合包拯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的性格。最后国太以势压人坐在开封府不走,威逼包拯放了驸马。原本包拯唱“一见国太把脸变,怎与香莲报仇冤”。在这两句后面,改编者加了“皇家的事情真难办,此事叫我怎周全”。这样就表现出了他面对棘手官司的感慨与无奈。当最后秦香莲拒绝包拯赠银,饱含怨恨唱到“相爷的银两我不要,屈死我也不喊冤”时,包拯深受触动,在原词“香莲下堂把我怨, 她道我官官相护有牵连”后面加了“香莲的冤屈深似海 ,陈世美罪恶大如天。我包拯为官不畏权势,清正廉明,执法如山。 这天理,人情,国法,民心……也罢!拼出这乌纱我不戴,天大的祸事由我担!”这些改动深刻揭示出包拯面对皇权与国法内心的纠结和为坚持真理而甘冒风险的决心,使包拯的形象更富于光彩。
  剧中扮演陈世美的滕建东、扮演王延龄的王文涛、扮演韩琪的王海平、扮演皇姑的施立红、扮演国太的赵如意等,也都表现出色,得到观众首肯。
  新版《秦香莲》原定于6月2日在海河剧院上演,因扮演包拯的王杰嗓音失润,当日改演《韩玉娘》。为了不失信于观众,白派剧团决定持当日的戏票除观看《韩玉娘》一剧外,昨晚观看《秦香莲》也无须另行购票,白派剧团讲究诚信、认真负责的做法,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2013-07-1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