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天津再成中国歌剧焦点 探寻“蓝胡子”轰动之因

 
 

  近两天,国内不少文艺界人士不约而同来到天津,争相观看天津大剧院上演的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该剧是匈牙利伟大作曲家巴托克唯一的歌剧,相比他的管弦乐、钢琴作品,“蓝胡子”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而与国内目前重视的十几部大制作经典歌剧相比,这部剧也更像是“反潮流”。在这个时候上演“蓝胡子”,无疑把天津再次推上了全国歌剧的焦点。
  郭淑珍:国际“稀有品”
  演出难度大

  一场仅一小时长的独幕剧“蓝胡子”引来了“南周北郭”两位中国歌剧泰斗。96岁的周小燕教授因旅途劳顿未能接受采访, 记者从他方获悉,周老非常重视天津之行,21日早上6点就从家出发,乘火车从上海赶赴天津,坚持看完了整场演出。 87岁的天津老乡郭淑珍教授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她说: “巴托克歌剧在国际上属于‘稀有品’。这部剧我早就想看了,每次去东欧出差我都会特别关注当地‘蓝胡子’的演出信息,但总和我的行程差一两天。21日回到天津才是我第一次看。”谈到“稀有”的原因,郭老告诉记者:“这部剧的难度比较大。首先是演员的表演,我演《叶甫根尼·奥涅金》里的‘书信场景’,也不过是达吉雅娜20多分钟的独角戏,但这部剧却要两个演员一口气演一个小时,演唱不说,表演上就很考验功力。再一个就是剧里的音乐很新,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指挥和乐团不好把握。”郭老肯定了演出效果,并进一步提到上演“蓝胡子”对天津的意义:“这部作品是名著、是营养,代表了真正的文化,拿出这种作品才符合咱们天津的城市地位。”
  汤沐海:开掘巴托克巨大
  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翻开天津大剧院、天津歌剧院今年九部歌剧的节目单,“蓝胡子”在众多经典歌剧的包围中显得很特别。天津大剧院总经理钱程解释说:“全国现在做的歌剧都是西方一两百年前做的,实际上我们已经落后了。巴托克作品现在在国际上逐渐受到重视,代表了新的艺术潮流,我们认为与其一直落后,不如先跟上潮流做先行者,这样才能打造天津在国内歌剧界的地位。这次演出我们还提出了‘巴托克在中国’的主题,这在国内也是首次。”
  天津歌剧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汤沐海有十足的理由在歌剧院成立首年就把巴托克作品带到天津,他告诉记者:“巴托克生前总是提着录音机到匈牙利乡下采风,作品里有很纯粹的民族音乐。他的音乐就像梵高的画,蕴含着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今天还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但总有一天世人会了解他的巨大贡献,我想带领乐团用行动来为他正名。”在汤沐海看来,“蓝胡子”是一部多维度的作品,从演出准备期他就不止一次向记者谈及“蓝胡子”中七道门隐喻的现实意义,这一点在演出后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有观众在微博上表示“上了堂哲学课”。
  易立明:津版“蓝胡子”
  为中国歌剧开辟新路线

  和前两部歌剧相比,“蓝胡子”还有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更加本土化的制作团队及其创作思路的转变,这无疑也是业界人士争相关注的重要原因。21日晚演出结束后,导演易立明一见到记者就问起了天津观众能否接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兴奋地说: “我们自己做的戏有观众认可,说明歌剧还是有希望的。”早在4年前的巴黎艺术节上,易立明就曾想亲手打造“蓝胡子”的舞台,并曾为此集中策划了半年多。 在天津,4年磨一剑的易立明仅用了28天就搭建起了蓝胡子的城堡,这28天无疑将成为中国歌剧值得铭记的一页。易立明表示:“中国歌剧急需新的创作路线。现在都是花钱多、不好看, 而且借完人家的还要还回去。这版‘蓝胡子’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创作, 哪一天观众想看巴托克,随时都可以拿出来。” 天津版“蓝胡子”打造的歌剧模式得到了不少业界人士的认可, 著名作曲家郝维亚表示:“我们做歌剧习惯了模仿,总是把国外的舞台照搬过来。但‘蓝胡子’完全突破了这个层面,是可以推出放到世界上的,这在国内很多城市根本看不到。”
                                        2013-06-2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