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指挥沙皇”捷杰耶夫将登大剧院

 
 

  去年国庆节期间,俄国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全套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对于许多年轻一代的古典乐迷来说,那次是他们与捷杰耶夫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那时算起的不到一年时间里,被乐迷们亲切地称呼为“姐夫”的捷杰耶夫一共7次登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 而且演出的全部是俄罗斯作曲家的经典巨作。笔者回忆过去的一年,尽管西蒙·拉特与柏林爱乐乐团、弗洛尔与捷克爱乐乐团、丹尼尔·哈丁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顶尖团体也都在同一个舞台上有过精彩的演出, 但在笔者看来, 捷杰耶夫对于北京的乐迷们来说仍是当之无愧的“年度艺术家”。因此可以想象,“姐夫”在天津的首次登台对于这里的乐迷们来说无疑也是件大事。事实上,这位精力旺盛堪比超人的指挥家早就将他的“俄罗斯风暴”带到了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每年,“姐夫”在全世界演出两百多场,绝大多数的睡眠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但笔者尽管多次在音乐厅前台后台与他见面,却从未见过他有哪怕一丝疲惫的神情挂在脸上。
  人们往往用“指挥沙皇”的头衔来称呼捷杰耶夫。音乐上,他与我们熟悉的老一辈俄国指挥家如穆拉文斯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或是斯维特兰诺夫等,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我们可以认为那一批指挥家的风格是“苏联式”的,他们的音乐里戏剧性冲突强烈,追求整体的一气呵成感,结构性方面则与德奥指挥家存在着较大差异。捷杰耶夫可以被看作是新一代俄国指挥家的代表,他的风格更为复古,对音乐内部的精雕细琢是以往的俄国指挥家普遍忽视的,却非常符合宫廷时期俄国音乐的面貌,比如我们聆听格林卡的音乐就常常会有这样的想象。捷杰耶夫对音乐的处理方式,也与今日俄罗斯乐团的风格变化不谋而合,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能够一拍即合,并且风靡世界。
  在乐迷们心中,他既是“沙皇”也是“姐夫”。 两种称谓,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平易近人。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姐夫”的称呼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起的,但至少可以反映乐迷们普遍对他的亲切感。也许对于中国的音乐会听众来说,俄国音乐与俄国音乐家本身就更容易亲近一些。尽管他一年里在北京演出7场,但哪怕再多上几倍,乐迷们一样会去捧场。
  今年11月19日,捷杰耶夫在天津大剧院将执棒两部经典的俄罗斯作品: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前者是最能代表俄罗斯民族乐派风格的“五人团”成员,后者却是跨越了沙俄与苏联的时代见证人,两部作品之间的关联也恰如捷杰耶夫对俄罗斯音乐诠释方式的改变那般耐人寻味。当然,另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亮点是“姐夫”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曲目作为返场。 9月15日,他在北京演奏完肖斯塔科维奇第15交响曲之后,出人意料地加演了瓦格纳《罗恩格林》前奏曲,而这段音乐与之前老肖的作品产生的奇妙共鸣更是让台下的乐迷们始料未及的。首次登上天津的舞台,捷杰耶夫会不会让这神奇的一幕再度重演呢?

                                           2012-09-26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