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听觉,视觉,到心灵感受

 
 

  下月6号,BBC 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要来我们天津大剧院演出了。 这个乐团是BBC, 即英国广播公司旗下五大乐团之一。它身兼两职。既是国家交响乐团,又是广播乐团。在批评界和社会公众中因它的演奏质量而久负盛名。这次的指挥就是它的首席常任指挥,瑞士人特瑞·费舍尔(Thierry Fischer)。 据我所知,他出身于乐队中的长笛首席。三十岁起从指挥室内乐团起,成为一名国际知名的优秀指挥。这个演出季是他任职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演出季。我们期待着他在天津的精彩表现。
  我看了这次天津之行的节目单,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只有一位莫扎特,只演奏莫氏的第四圆号协奏曲中最后一乐章的回旋曲。其余选用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德彪西、福列、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都是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的跨世纪人物,属于近、现代作曲家。至于伯恩斯坦,生于二十世纪初就更晚些。这些人的作曲风格都不同程度摆脱了古典规范的束缚。形式和感情都更解放。通过旋律、和声和乐器的配置塑造的音乐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加丰富。所以我说:在欣赏这些作曲家的作品时,更要有一种从听觉到视觉的意识。
  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本身就是舞剧音乐。 第一乐章是魔王的地狱之舞。第二乐章是摇篮曲。 第三乐章是终曲。乐曲本身依托一个神话传说:王子在狩猎中俘获了一只火鸟,又放生。火鸟赠他一根发光的羽毛。王子带着羽毛去拯救被魔王囚禁的少女和青年,在火鸟的协助下取得胜利和成功。舞剧的编舞人肯定就是根据音乐听觉,通过想象,设计出舞剧的场面和动作。我们聆听音乐也要借助听觉,在想象当中转变为视觉的动感画面,最后用听觉、视觉的联合作用感受美丽神话中善、恶斗争的故事。
  比如德彪西和拉威尔都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他们的宗旨是用交响乐队这支多种色调的画笔描绘客观事物给人的明、暗以及各种色调的感受。我们在聆听《牧神午后》时不但可以听到木管乐器在弦乐和声背景上吹奏出牧笛的声音,而且可以看到亚平宁山脉缓坡草地之上半人半羊的牧神惬意地享受着和煦的阳光。看到仙女经过的情形。在乐曲《波莱罗》中,我们可感受到小军鼓行进的节奏中管乐器优美的歌唱旋律。我们可以想象出行进中的人们不仅一人唱,又变成了组合唱,又变为大家唱,感染你的心,使你也强烈愿意加入这个队伍,加入这个歌声。
  至于伯恩斯坦,他的《坎迪德》是一部音乐剧。剧中描写城堡中四位男女青年和一位哲学家的坎坷故事。四位青年在爱情、战争和离难中经历了人间的各种丑恶和苦难,最后明白了哲学家对生活的乐观和对幸福的解释。明白了不能只追求金钱这虚妄的目标。 只有回归田园,自食其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场音乐会上将演奏这部剧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序曲。曲中可听到各主要唱段的主题音调。你可通过听觉想象出这些年轻人生动的形象以及面对多舛的经历的一种乐观精神。就是莫扎特的圆号协奏曲中的回旋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也称第一交响曲)我们也能感受到乐观、奋进的音响形象带给我们的乐观进取精神。
  7月6日晚让我们静静地听,再从想象的屏幕上清晰地看,用自己的心感受,通向作曲家,通向指挥和乐手们的心灵,享受音乐的美。

                                          2012-06-12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