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精品尚需精益求精
——著名评剧编剧赵德明谈新版《秦香莲》

 
 

  评剧白派名剧《秦香莲》问世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经众多艺术家实践磨砺,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广为流传,久演不衰,堪称为评剧的精品力作。然而,任何一部戏曲作品受历史条件制约和先人的局限,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无可挑剔,无不具有加工提高、精益求精的空间。
  本市著名评剧剧作家赵德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就《秦香莲》的文本讲,虽然主要人物、情节、场次和唱段已然定型,但通过演出实践,明显存在着结构松散、场次繁复、人物语言表达不精确、不够合理的瑕疵,多年来一直是按照上世纪50年代的剧本排练,很少有新的变化。
  李瑞环同志对此剧思考已久,高屋建瓴地俯视故事情节, 运用他超群的智慧和如椽之笔, 在原剧框架基础上运筹帷幄、删繁就简。如原剧中驸马陈世美在开封被包拯囚禁后,先是皇姑上场质询,碰壁之后回宫搬来国太兴师问罪,两番上场造成情节拖沓。白剧团昨晚的演出则改为了皇姑先来,国太随后赶到,两场戏并为一场戏,加快了戏的节奏,使剧情更加紧凑、集中。
  赵德明认为,新的改编本对剧中人物关系也做了微调,如原剧中秦香莲携子女进京寻夫投宿客店,与店主张元龙并无瓜葛,现在则改为张也是湖广郡州人氏,与秦乃是同乡,拉近了人物的距离,为张元龙热心关照秦氏母子,并亲自带领她“闯宫”有了合理依据。
  在人物的语言上,作者精雕细琢,悉心推敲,经过加工润色,使台词与人物规定的身份、性格与情感更加贴切,增添了文学色彩,强化了语言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如包拯受理秦香莲状告陈世美的案子后,升堂时的定场诗,原词是“未去朝天子,先断这冤屈”。现下句改为“先来理民情”,既说明包拯重视民情胜于重视朝廷,体现出他亲民的理念;又表现出官司未结案前,不能按“冤情”定性,从而表明包公执法严明、实事求是的态度。最后国太以势压人坐在开封不走,威逼包拯放了驸马。原本包拯唱“一见国太把脸变,怎与香莲报仇冤”,在这两句后面加了“皇家的事情真难办,此事叫我怎周全”,突出了他面对棘手官司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当最后秦香莲拒绝包拯赠银,饱含怨恨唱道“相爷的银两我不要,屈死我也不喊冤”时,包拯深受触动,在原词“香莲下堂把我怨,她道我官官相护有牵连”后面加了“香莲的冤屈深似海,陈世美罪恶大如天。我包拯为官不畏权势,清正廉明执法如山。 这天理、人情、国法、民心……也罢! 拼出这乌纱我不戴,天大的祸事由我担”,深刻揭示出包拯面对庶民与皇家、人情与国法,内心的纠结、矛盾和坚持真理、甘冒风险的决心,使包拯的形象更加生动真实感人。
  戏中秦香莲见皇姑时唱的“观只见两旁站的本是宫娥太监……”一段,集中体现了白派委婉抒情的唱腔风格,成为广泛流传的经典唱段。但原本唱词中与皇姑对比的排比句内容有些牵强附会,寓意欠妥。如“她好比一轮明月圆又亮,我好比乌云遮月缺半边”。“缺半边”乃自然景象,不失朦胧缥缈之美,与“圆又亮”形不成反差。下句改成了“我好比水底明珠难见天”。 又如“她好比三春牡丹鲜又艳,我好比雪里的梅花耐霜寒”。 “鲜又艳”与“耐霜寒”同样难有强弱之分。下句改为“我好比严冬的梅花受霜寒”。赵德明先生评价道:这些看来一字半句的改动,但却寓意明确,不仅使唱词通顺确切,朗朗上口,而且也通过具体物象比喻,鲜明地区分出两人不同的身份与处境,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可谓字斟句酌,匠心独运,完全符合传统戏曲“减头绪”、“密针线”的表现规律。作者对艺术创作一丝不苟、刻意求工的审慎态度和严谨缜密的文风,在新版《秦香莲》中得到具体展现,也为戏曲作者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创作经验。

                                           2012-05-0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