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李起厚早已被观众所熟悉和喜爱,而作为津门篆刻大家的华非也早已蜚声艺林。25日,两位门类不同的艺术家的欢聚,揭开了近半个世纪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那是十年浩劫期间的1967年, 李起厚策划的话剧《新时代的狂人》被点名为“毒草”, 而华非也因“家庭出身”问题,特别是创作“封、资、修”艺术作品问题被审查,两位年轻的“黑线人物”在同一个“牛棚”相遇。尽管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两位艺术家遭受了不公正命运,但他们都表现得非常豁达。改革开放后,他们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在各自领域中奉献出了自己很多的优秀作品。44年过去了,由于从事不同艺术门类且彼此两忙,虽同在一城市,二人竟未再有机缘见面。
由华非的学生、书法家范永庆牵线,历尽劫波的两位老人终于重逢,实现了“第二次握手”。这一天,著名书画家赵士英,谭派名票、著名书法家陈传武,著名琴师邱卫田,楹联漫画家李殿光及天津师大教授、著名红学家赵建忠等本市文化艺术界、学术界人士都来了,在“今晚大家书画院”以雅集的形式祝贺两位艺术家的重逢。
一口乡音、两杯清茶,李起厚、华非在静谧的画室里侃侃而谈,回顾那逝去的似水年华……在悠扬的古筝伴奏下,李起厚深情地朗诵起苏轼的《水调歌头》、陆游的《钗头凤》,引来满堂喝彩。陈传武和赵士英也分别唱了一段韵味十足的“谭派”、“言派”京剧,书画家们乘兴挥毫,为雅集气氛助兴。
雅集中,有人问起两位不同门类艺术家的作品有无相同之处,知情人马上透露:“李起厚主演过《李叔同》,华非恰巧创作了五百余方关于弘一法师的篆刻,今后还可能有类似不谋而合的艺术杰作。”这时,赵士英刚画好一幅画,有人建议请两位艺术家题跋,二人思如泉涌,然后凝炼为寥寥五个字,落于纸上。于是,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这简而又简的小跋中,共同超越了,升华了,化为澎湃的艺术创作激情和能量,也化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希望和祝福。
2011-07-27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