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为了名流茶馆的专场演出,刘荣升京剧团正加紧排练。记者在排练现场采访了京剧名家刘荣升——
前辈提携助我成长

 
 

  顶着一头大汗,仿佛还没有从戏里跳出来。在剧团的排练现场,刘荣升谈起了自己的从艺之路,言谈话语间,无不渗透着对前辈艺术家的感激之情,几个小故事也让记者探知了这位花甲之年的老艺术家为人谦和、演戏认真、宠辱不惊的缘由。
  父亲严要求 成年多受益
  刘荣升的父亲、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麟童,对刘荣升要求很严。在刘荣升上小学时,每天晚上11点以前都是在困倦中等待着父亲演出结束, 在剧场由父亲看着练功。 这个时候,一天的重头戏就开始了。《探庄》、《夜奔》、《蜈蚣岭》、《艳阳楼》、《英雄义》挨个来,刘荣升笑说,那是件很痛苦的事。比如练抬腿时,在上面放个水杯,并说这样要求还是松的,有的人练功要放古董,如果摔了就跟古董一块“走人”;再比如练《杀四门》,则在室内耍枪花,条案、八仙桌、太师椅、圆桌、吊灯、器皿一样也不能碰,现在耍枪花,信手拿来,皆昔日之功。对刘荣升飞快的进步,父亲从不表扬。少年时演《红鬃烈马》、《八大锤》,赢得一片喝彩声。父亲见到后说,少林寺有个小和尚练武众人都夸奖,他师父却说这才刚到哪儿啊,还不会挨打呢。好多次“钻锅”(京剧戏班术语,演员为扮演自己不会的角色而临时学习,俗称钻锅)成功, 令人惊喜, 父亲则平静地说:“你这没什么,我当初演《大禹治水》,比你的词多三倍,拿着真宝剑下四张高斩蛟,比你难得多。”
  榜样鼓励 学艺劲头更足
  有一次,李桂春(小达子)先生来津,得知刘荣升在学戏,就特意带来其子李少春少年时的《长坂坡》剧照送给刘荣升,并鼓励说“向你二叔学,成为好角”。 刘荣升非常珍视这份礼物, 保存至今(见右上图)。后来,李少春先生来津时,刘荣升抓住时机, 向李少春先生学习了《三岔口》叉拳和《野猪林》舞剑, 居然得到了父亲的表扬。有了学习的榜样,刘荣升学戏练艺的劲头更足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刘荣升所在的建新京剧团到农村劳动,人们来到了一个流水绕孤村的艰苦地方,许多人意志消沉了,还有许多人患病, 刘荣升既知前途未卜, 却依然坚持闻鸡起舞,练功喊嗓,为多年后舞台上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艺路上幸遇多位好先生
  从艺路上,刘荣升幸遇多位好先生,包括父亲刘麟童。现在提起来,他说是自己的福气,可年少时却感觉是烦恼。父亲每天耳提面命讲艺术,讲抑扬变化关系,不懂也得听;工作后到京剧团里遇到了赵松樵先生,又是这段,刘荣升耐着性子听完,扭头就走。后来遇到宋德珠先生、遇到厉慧良先生等前辈,大家也都是讲这些问题。来自多方面的刺激和诱导,猛然间触动了刘荣升的灵感,仿佛悟通了其中的玄妙,豁然开朗。于是,少年时所学的多种艺术门类,加上多年苦练的基本功, 迅速地融合到一起, 连他自己都惊叹,一夜之间竟有如此长足进步,也明白了父亲常说的“一个好演员,连打飞脚、拧旋子也要与众不同”的道理,也忽然明白了向李少春先生学习的那套拳为什么受到了父亲表扬。
  说到这儿,刘荣升憨厚地笑了,他对记者说:“一个演员的成长,凝聚着多少前辈的心血和关心呵护啊。京剧之博大精深,常常难得其法,精通其法的前辈寥若晨星,而我就有幸遇到了多位,真是荣幸之至。”

                                           2011-02-14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