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我愿给评剧艺术当园丁
     ——访评剧老艺术家筱美英

 
 

  采访筱美英老人后,不知为何,记者脑子里浮现出宋人咏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是的,尽管老人家已经77岁高龄,但对评剧艺术的痴情丝毫没有动摇;举手投足间,依然是艺术家身上特有的气派;跟学生、戏迷们说戏,更是全身心投入,不光示范唱腔,还表演身段;老太太十分关心评剧的未来,希望这棵由几代艺术家和观众共同抚育的艺术之树,能够长青不衰。
  天津市是评剧之乡,评剧的沃土,培育了众多评剧艺术家,随着新凤霞、赵丽蓉、小白玉霜、鲜灵霞、花淑兰、筱玉芳、筱月珠等一批老艺术家们的离世,评剧舞台多少显得有点寂寞。于是,像筱俊亭、筱美英、李福安、莲小君等还健在的老艺术家们,就成了评剧艺术硕果仅存的大家,艰难但执著地传承着评剧薪火。如今,他们的下一代已经在挑大梁,不少中、青年演员继承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推出现代剧目。筱美英老人动情地说,尽管我老了,有时候力不从心,但我仍然愿意给评剧艺术多浇点水,心里总是惦记着戏;很多学生和评戏爱好者到家里来,我都会用心指导他们,无保留地把我拿手的东西传授给他们。我很高兴这些年轻人上演新戏,但传统老戏的精华不能丢,传统剧目的唱腔、身段、表演特色,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在新的创作中绽放光彩。
  其实,筱美英老人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凭借自己幼年打下的坚实“童子功”(她7岁入京剧“宝盛科班”,13岁开始学评剧),擅演众多传统剧目,比如《珍珠衫》、《王少安赶船》、《劝爱宝》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她参与创作并上演了一批新戏,《苏小妹》、《杜鹃》、《柳堡的故事》、《阿诗玛》、《杨门女将》等,至今在老观众中留有口碑。她说,评剧演员眼界要开阔,不能死捧一家不放,要多借鉴京剧、梆子、鼓曲等其他艺术门类,为我所用,像创演《苏小妹》一剧时,我就把小彩舞的京韵大鼓唱腔揉在了演唱中,《阿诗玛》一剧中,我又借鉴了少数民族歌曲的唱法,在不失传统评戏风味的同时,观众们又听到了创新的东西。她叮嘱青年演员们,谁是真心的评委?不是企业家,不是你自己,而是观众。观众接受你,欢迎你,不忘你,才是合格的演员。

                                          2010-12-20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