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储从善:鲁韵传津情

 
 

  在天津的曲艺舞台上, 活跃着一位以现编现演绝技驰名的演员, 每到一地,他即兴创作的山东快书,都能以朴实幽默、贴近生活的语言打动观众,赢得人们的喜爱。他就是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储从善。他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在哪里?他现编现演的绝技是如何炼成的?近日,本报记者到储从善家中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民间文化熏陶下
  名师堆里长起来
  1945年,储从善生于武清豆张庄乡豆张庄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 5岁时随父母迁居东丽区六桥村。由于父亲和哥哥当时在村里的花会表演队担任角色,储从善很早就接触了曲艺艺术,尤其爱听相声和山东快书。村里通了电,储从善的父亲买了个俗称“话匣子”的老式收音机,爷俩天天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书听戏和相声。储从善边听边学,二三年级就开始在学校里表演相声、山东快书、太平歌词等节目。可以说,储从善从小爱上曲艺艺术,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天津农村地区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文化底蕴影响。
  1958年,曲艺团、话剧团的许多老同志被下放到东丽区劳动,马三立、赵佩茹两位相声大师住进了储从善家里。储从善由于表演天赋过人,很讨马、赵二老喜欢。马三立曾对储从善的父亲说:“储大爷,您儿子挺聪明,给我当徒弟吧。”赵佩茹更来劲儿:“我没儿子,给我当儿子吧!”于是赵佩茹就成了储从善的义父。1959年春节前后,赵佩茹还把储从善接到家里住了很长时间,教他学相声,学山东快书,纠正他表演中的动作和语言。就这样,马、赵二老的言传身教,把储从善领上了表演之路。
  1960年初,储从善考进了天津市曲艺团,得到相声大师张寿臣、郭荣启的亲传。张寿臣当时腿脚不好,储从善每周一都到贵阳路接张老师去曲艺团上班,周六再送他回家,爷俩在东风里4号楼住一起, 储从善给老爷子铺被褥、打饭,伺候生活起居。郭荣启则在长春道兴元里教储从善、谢天顺、常宝丰、常宝庆等人相声,曾送储从善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求教侯宝林,可惜侯宝林正在外地演出,错过了机会。不久,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来天津演出,专门让储从善去山东路的招待所跟他学山东快书,两人结下了师徒之缘。
  与众多艺术大师的接触,让“大家风范”在储从善的心里生了根。“那时候我就知道,一上台就一定得是大家风范,绝不小气,一定得新颖,要有压倒一切的气势。”每每回想起早年向众多国宝级艺术家学习的经历,储从善都会谆谆劝诱年轻人:“一定要珍惜身边的大师,多看,多学,多记,多问,到将来都是财富。”
  从戎甘苦最难忘
  练兵打仗添豪情
  1961年8月,储从善参军,进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里派演员到先进部队,储从善在浙江温州洞头岛6连上了部队生活的第一课,每天与战士们一起集合训练。由于真正了解战士的内心,储从善创作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到了部队真练兵, 上了战场真打仗。”储从善回顾他的军旅生涯说。1966年初, 储从善赴越南参战慰问部队。“出发的时候很激动,又有一丝难过,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在车上挥手告别时的心情,要是我牺牲在国外,可能父母都不知道,因为当时出国不让告诉别人去干什么,只能以到中越边境施工的名义给家里写信。”在越南的一年里,储从善经历了21场战斗,不仅给战士们演出,还做过战斗动员,搬过炮弹,抓过俘虏。
  战场上的甘苦,储从善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在越南第一次见了菠萝蜜,见了木瓜。有一次从树上掉下一只木瓜,经过班长批准一尝,真甜啊!那的菠萝蜜长得比水桶还大。经历过美国人轰炸,我才知道什么叫紧张,心提在嗓子眼嘟嘟跳。 首战告捷, 我在帐篷里创作相声,就听见脖子旁边嘶嘶响,一回头看见一条蛇,可吓死我了!那蛇也被我吓一跳,爬到帐篷顶上下不来了。广西的战士把蛇捉住,全连吃了一顿蛇肉。”战场上的生活其实十分辛苦,储从善曾扛着90多斤的无后坐力炮炮管,跟着部队拉练,在急行军中还得喊口号、念诗,
   鼓舞人。 最难忘的一次是部队发现了敌方的一枚没有爆炸的导弹, 由于人手不足, 文艺兵们也帮着一起缴获战利品。储从善他们十几个男人急行军两夜一天,把锅炉一样粗,二三米长的导弹扛了回去。虽然一回到营地大家都累得瘫软在地上,但行军的时候储从善精神头十足,边走边给大家演小节目、编快板鼓劲儿。
  多年来的部队生活, 不仅给储从善以人生的历练, 也使他的艺术充满了热情、激情、豪情和真情。经历过战斗的洗礼,储从善无论走到哪里,面临怎样重大的演出任务,都信心十足,无所畏惧。
  现编现演人称奇
  大胆创新勤耕耘
  1973年,储从善转业回到天津市曲艺团。从1978年开始,主要投入到山东快书的创作和表演中。储从善的山东快书,由于融入了说学逗唱等相声技巧,新颖幽默,与众不同,尤其现编现演的绝技,格外受到观众欢迎。每到一地,储从善都会把当地的历史名胜、风土人情、英雄人物编成唱词进行演唱,这样的表演总能一下子拉近他与当地百姓的距离,让观众称奇不已。难得的是,储从善在全国各地的巡演中,自觉充当起天津人民与当地人民友谊的桥梁。甘肃兰州、内蒙古呼和浩特、 河北兴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川攀枝花……只要生活着天津儿女,储从善都要在演出中代表天津人民慰问他们,并感谢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对天津儿女的关怀。
  现编现演的绝技,是储从善在当兵时逐渐练就的。那时储从善下部队演出,总要把各个连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编进快板书里一一表扬。“虽然只有几句话,但作用出奇。老同志告诉我,在朝鲜战场上,他们曾经从牺牲的战士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表扬他的那几句快板。后来我就想,部队里的这套经验,拿到剧场里行不行?一试,还真行!”能够自由地现编现演,也成为储从善后来专攻山东快书的一大原因。1996年,储从善随天津市海河情艺术团下乡慰问遭遇洪水灾害的蓟县人民,当场创作的山东快书《蓟县是个好地方》让广场上的上万人为之感动。在随后的演出中,储从善利用吃饭时间加紧创作,每天都唱出一个新段子,《汉沽军民好榜样》《太平村镇唱新歌》《西青抗洪守津门》《静海县内学台头》,不仅大受当地群众欢迎,也让文艺界的同行们赞叹佩服。
  储从善在艺术上还勇于创新改革。20世纪80年代,山东快书在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临严峻考验。为了创作出贴近民众口味的新作品,储从善冥思苦想,不断探索,终于写出了里程碑式的作品《恋爱进行曲》。这首面向青年观众的山东快书,以通俗歌曲的形式表现了青年人追求爱情的故事,1985年4月在江苏徐州首演, 轰动文艺界。虽然新颖的演出形式遭到过个别人的质疑,但20多年来的常演不衰,证明了储从善改革山东快书的成功。储从善的师父高元钧也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快书加唱,这是大胆尝试,唱在剧情中,包袱在辙上,发挥你嗓子特长,山东快书有改革,才会受欢迎。”
  采访手记
  今年66岁的储从善,虽身材发福,肚大如弥勒佛,仍魁梧挺拔,英气勃发,表演《武松打虎》照样一跳老高。记者本以为他的性格应该就像他快书里的武松一样粗犷豪放,但聊起天来才发现,他更像鲁智深,粗中有细。记者在储从善家里看到了6本厚厚的演出日记,才得知他习惯在每一场演出后, 都反省总结自己在表演中的成败得失,详细记录下来,数十年来从未中断。在储从善的演出日记中,记者看到了他的一颗细腻敏锐的好学之心,这大概正是他的艺术长葆青春的秘密所在吧!

                                         2010-11-15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