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津门茶馆相声演员亮相央视春晚与姜昆合作
赵津生:春晚之后还说相声
                     
 
 

  从天津茶馆相声走出来,站在虎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与姜昆站在一起《和谁说相声》,相声演员赵津生引发了公众广泛的关注。有人说,赵津生是“草根”演员。赵津生很不认同这点:“草根,就是说没有从过艺、没有进过专业团体、就是在街头练出来的。这才是草根。我不是!我从小跟着王凤山先生学艺,跟着马三立先生学艺,进过曲艺团,进过部队,我怎么是草根呢!”对于自己的定位,赵津生说:“我不是草根,我就是一个让观众开心的人。”
  我师祖是马三立
  赵津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天津素有“曲艺之乡”“相声窝子”的美誉,生长在这个城市的赵津生,更是从小学艺,他自12岁起跟着快板大师王凤山学习快板书和山东快书。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表演,从此一头扎进了相声。
  “1977年,马三立老师复出。有一天,我照常给王凤山老师跟包,在台上头一次看到了马三立先生的表演,当时就震惊了:所有的演员,没有谁能像马老那样跟观众亲切的互动,能把活儿使得那么好!”回忆当时情景,赵津生记忆犹新,言谈间仍有震撼之色。就这样,赵津生开始钻研、学习“马派”相声。“那时候还小,没有现在这样的录音设备,就是去听马三立老师的相声,听完了回家写下来,然后背,背完了以后演,请马老师到现场看,让他指点我说的哪点儿不对,哪点儿对。”马三立先生是一位细心的人,他对赵津生指点很细致,“举个例子,我背《报菜名》的时候,经常把后面的背到前面,把前面的背到后面。马三立老师就说,你找支铅笔来,写下词儿我给你划,这段贯口是到哪儿喘气、哪儿喘气。他划下来,我就背不错了,因为马三立老师把这‘门子’告诉我了。”赵津生的很多传统相声段子,就是这样由马三立先生一句一句亲自教下来的。那时,赵津生不过20岁。马老为什么对你特别厚爱呢?赵津生回答:“马三立老师受到冲击很长一段时间了,复出之后,他认为很多人不爱相声,没想到我这么小却这么喜欢他的相声。”就这样,一位是相声大师,一位是年轻的相声爱好者,两个人相遇了,相声又多了一段传承。
  “我拜师,是由马三立老先生、马志明老师和王鸣禄老师一起撮合的。他们给我的评价是‘这孩子是吃这碗饭的’。而这个评价,算是相声行里的最高嘉奖了。” 学相声,赵津生拜的师父是范振钰。“我问过马三立先生, 我拜您行吗?马老说:‘你管侯宝林叫师哥, 你琢磨琢磨行吗?’——那我拜马志明老师行吗?‘你管苏文茂叫师哥, 你琢磨琢磨行吗?’——哎哟,这里还有辈儿啊?‘那当然,没辈儿这个传承不就乱了吗?’——‘那我拜谁呢?’‘这样,你拜我孙子吧。’‘您孙子是谁呢?’‘我孙子是范振钰。’……”赵津生以相声演员特有的幽默讲述着自己的相声渊源,“我的师承就是这样的,我师父是范振钰,师爷是班德贵,师祖是马三立。”
  观众是你亲人
  赵津生说,自己最崇拜的人是相声大师马三立,马老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他的影响很大。
  “1978年冬天,河南省豫剧团常香玉带队到天津演出,助演的有马三立、王凤山等一些大腕儿。我是跟着王凤山先生一起去的,演出完以后,没车了。就这样,从剧场出来,我跟着这两位先生坐在马路边儿上等无轨电车。我就问马三立先生:‘爷,您说,拿车接咱们来的,怎么不拿车送咱们走呢?’马老告诉我:‘爷们,咱们这行是神仙老虎狗。我告诉你一句话记住一辈子:别拿自己当人,也别拿自己不当人。见到观众,你永远要客客气气的;上了台,你就得支呼溜溜的,做好一个演员。’”那一晚的亲历,赵津生的感触很深:那么大的腕儿,那么晚了坐在路边儿等车,没有一句怨言,这事儿搁其他人身上谁受得了? “车来了,‘哟,马老师,坐坐。’ 有观众给马三立先生让座。——观众认识你,是你的亲人,演员凭什么拿观众不当回儿事?这一晚,我算是彻底悟到了这一点。”
  除了在天津说相声外,赵津生也在北京发展。“我到北京来,很多人关照我,那是看着我师父的面子。我师父为人特别好,没有架子,平易近人,谁有困难都帮谁。”谨遵着前辈们的为人处世态度,生活中很低调的赵津生有着极好的观众缘。去年,一家名为“逗你玩”的相声俱乐部在北京大兴开张。每当赵津生在那儿演出时,常有北京、天津两地的观众特地驱车前往捧场。有人说,这是赵津生办的相声俱乐部,要不然,他怎么那么费心地忙里忙外?对此,赵津生说:“不是我。俱乐部是我徒弟开的,磕头拜师了,我得管他,不能别人问你徒弟干嘛呢?‘我徒弟卖白菜去了。’……”而赵津生的这位徒弟告诉记者:“这儿所有演员都有演出费,就我师父没有,他完全是义务工。”
  相声舞台上,赵津生的模仿堪称一绝,经典段子“有录音,我会背……”给人印象深刻。模仿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人物,怎么能那么像呢?“这里没有天赋,就是下了工夫。”赵津生说:“我能变很多风格,有段时间我还在台上学李伯祥先生,但我学马老的时间最长,也就是抓住了人的特点,天天盯着他学。而我学刘宝瑞,并没有见过他,也没有听过他的相声,我学的是寇庚儒。寇庚儒是刘宝瑞的徒弟,他平常说话就这样。我就学他。后来有人说,你这声音有刘宝瑞的声音,我再听盘,逮住刘宝瑞学,下工夫了……”除了模仿之外,赵津生的戏曲功夫也不错,“京评梆跟着弦一块儿唱过,河北梆子学过整出的……”
  让观众知道相声的过去
  天津是相声的发祥地,但是每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来自天津的相声演员却不多。2010年的虎年春晚,来自天津的茶馆相声演员赵津生走上台,他一身大褂旧时打扮,满口新鲜词汇,与全国观众都很熟悉的“大腕儿”姜昆站在一起,调侃着时代的变迁,争论着《和谁说相声》……据悉,这个相声段子是姜昆为赵津生量身定做的。姜昆主动找到赵津生,给他说活儿,一起合作这段群口相声。
  记者:姜昆为什么特地带你上春晚?
  赵津生:他带了很多人,包括这回上春晚的贾玲,也是他推荐的。他这人很爱才,09年的春晚,他也想让我上的,不过当时的本子不行。
  记者:你觉得自己跟一般在天津茶馆说相声的演员有什么不同?
  赵津生:我在部队演出队待过很多年,立过功,得过奖,我懂政治。而且,我有很好的创作能力,总有新东西出来。
  记者:有传言说上春晚要送礼,你有没有送呢?
  赵津生:不但没送礼,到姜昆那儿,他把好酒拿出来给我喝。我给央视送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天津的锅巴菜,我买一个大保温桶,“来,给你们送礼了啊”。我不送礼,送礼送出来的东西没用。
  记者:之前有媒体报道称,你们的相声在节目审查时被“毙掉”了,后来怎么又“复活”了呢?这是恶搞还是有什么内幕?
  赵津生:作为领导干部,是不会喜欢“换人”的。当初是节目的架子、梗概有了,叫什么名字呢?——《换人》。就这样报上去了。领导说:换人不行,改个名字吧。就是这个事儿。至于有媒体报道说节目被毙了,我们根本不知道。有很多朋友关注这个事儿,给我打电话说“别难过”。我说,哪里难过了?当时正在家改本子呢!
  记者:这些恶意传言有没有给你带来不好影响?
  赵津生:这种事儿太多了。不过,对我不造成影响。说相声本来是劝人家心胸开阔的,干嘛那么小心眼?别惹事,别生事,别生气,别斗气。你是干嘛的?是说相声的。就是一个艺人,你把这名利看得淡泊了就没事儿了。举个例子:汶川地震,我捐了10万元,而且我还把第四届央视相声大赛的获奖奖杯拍卖了。为这事儿,我爱人哭了一宿。
  记者:那上了春晚,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赵津生:没什么变化,回来还是在茶馆里说相声。有演出会去,其他的不干,有人找我做广告,我说:除非是公益性质的,“好好骑车,别让人碰瓷儿”,这个我做。其他的不干,说相声就是说相声,我挣的钱是最踏实的。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安排?
  赵津生: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干:我有一个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连续剧《我没叫你笑》,还有一个大型话剧《海河人家》。另外,还准备在大剧场搞一个还原相声过去的节目,让观众看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相声是怎么说的?让观众了解相声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样一台节目,不仅让年轻的80后、90后去了解相声,也让60多岁,70多岁的老人去看,“嘿,就是这个意思,小时候我爷爷带我去看过,我记得”。
                                       

                                           2010-03-01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